电动汽车的系统级EMC设计总结电动汽车车载电器部件要满足相应EMC技术要求,就应考虑其内部元器件和导线的合理布排,并做相应的测试及优化工作。由于整车电气系统为各电器部件及连接线缆的集成体,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剧了电磁环境的复杂性,部件级EMC测试和整车EMC测试关联解析难度大。同时各车型在功能、市场定位、系统架构与布局、零部件电磁特性、集成度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很难给出一个或一组统一的定量化指标去适合于所有电动汽车。在EMC设计、管理等方面,国内电动汽车厂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EMC工作主要由EMC工程师开展,缺乏系统内协作;②EMC工作主要围绕电器部件及整车的EMC测试展开,EMC设计不足;③电器部件EMC设计和整车EMC设计脱节,EMC问题几乎全部由车载电器部件承担责任;④企业历史短,缺乏专业的EMC设计经验,缺乏规范的EMC研发、管理流程。本文参考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思想,并借鉴国外电动汽车的优秀EMC设计方法,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系统级EMC开发方法,该方法建立的系统开发流程贯穿实施于车辆开发各流程中,整车一次性通过EMC法规测试,并做到了系统内的良好兼容性。1、电动汽车系统级EMC设计思想系统电磁兼容问题在分析方法、设计方法、试验方法方面,均为系统工程问题。电动汽车系统级EMC设计思想:综合考虑电器部件性能及功能完整性、可靠性、技术成本、车身轻量化、产品上市周期等各种因素,确定布局和技术控制状态,选取材料、结构和工艺,在车辆研发的各阶段,以最低的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将接地、屏蔽及滤波等设计思想及具体措施实施到产品或系统中,在测试阶段做出详细的EMC测试评价、优化及管理,最终形成一套可行性高的正向开发设计方法或流程。在产品质量前期策划(advancedproductqualityplanning,简称APQP)过程中,新产品研发过程一般由5个阶段组成:计划定义和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验证、过程设计和开发验证、产品和过程确认,以及反馈、评估和纠正措施,APQP进度图如图1所示。借鉴APQP流程,电动汽车系统级EMC开发流程可包括:EMC规划阶段、EMC系统架构布局阶段、EMC设计阶段、EMC系统测试及状态冻结阶段以及EMC评估、评审和优化阶段。上述各阶段需要车型设计总师、项目经理、EMC专家、EMC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线束工程师、总布置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以及各电器部件供应商等协作参与,共同完成。2、电动汽车系统级EMC设计开发流程2.1EMC规划阶段本阶段工作内容是在分析整车技术规范(VehicleTechnicalSpecification,简称VTS)初稿的基础上,对表1中列举的内容进行研究,重点掌握现有电器部件EMC特性,并编写整车EMC设计指导书等报告,为EMC系统架构布局提供重要依据。表1EMC规划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序号研究内容根据市场定位,研究对应的EMC符合性法规。高压部件已有EMC测试报告研究。高压部件壳体屏蔽效能研究。预配置高压零部件高压部件电气特性研究。高压部件物理连接关联性研究。高压部件接地点需求研究。《高压部件接地点需求分析报告》《高压部件布局布置指导性设计报告》输出内容《XX车型EMC符合性法规分析报告》《高压部件EMC设计分析报告》《高压部件壳体屏蔽效能评估报告》12《低压部件EMC设计分析报告》低压部件已有EMC测试报告研究。预配置低压零部件关键信号电平分类研究。《高频低压部件EMI风险评估报告》《高频低压部件布局布置指导性设计报告》《信号完整性需求分析报告》《CAN网络线束布局布置指导性设计规范》《电器部件供应商EMC设计、测试能力分析报告》3CAN网络节点分布研究。4调研各电器部件供应商EMC设计、测试水平能力。EMC测试方案、资源、费用、周期等预研究。EMC设计指标体系研究。5《EMC测试需求分析报告》6《EMC指标体系分析报告》《整车电气系统EMC设计风险评估报告》《XX车型系统级EMC设计指导书》《XX车型系统级EMC设计开发周期评审报告》7整车EMC设计风险点研究。8系统EMC设计技术研究。9零部件及整车EMC预开发周期。2.2EMC系统架构布局阶段本阶段是整车系统级EMC开发流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其核心工作内容可归结为“先由面建点,再由点连线”。“面”即为由车身、车身支架、12V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