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遮阳调研报告VIP免费

建筑遮阳调研报告_第1页
1/26
建筑遮阳调研报告_第2页
2/26
建筑遮阳调研报告_第3页
3/26
建筑遮阳调研报告题目:连云港地区公共建筑系(院):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建筑学任课教师:张毅班级:建筑102姓名:朱维勇学号:0210032182013年11月11日建筑遮阳调研报告一引言目前世界各国的节能住宅虽然各有特色,但这些房子里面都装置了各种各样的节能设备和节能系统。比如太阳能电池板、隔热屋顶、保温外墙和低辐射玻璃等等。当今世界,设计节能建筑和研发建筑节能技术,是最瞩目的课题之一。据统计,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中建筑能耗最大。二建筑遮阳简介2.1建筑遮阳的意义建筑遮阳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外门窗是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能耗损失的薄弱环节。外窗具有观望、透光、通风等功能,建筑遮阳与建筑外门窗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初衷和对室内热环境以及视觉舒适度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还没有考虑到外窗的遮阳设施设计,而建筑遮阳对于绿色节能建筑起到的积极作用更少人问津。建筑遮阳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贡献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是高温热量之源。大量太阳辐射从玻璃窗进入室内,使室温增高,人们不得不在室内加大空调功率。空调负荷便主要用于排出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用空调器从室内“搬”到室外的热量又加热了建筑物外围的空气,众多空调器的如此“搬运”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对局地气候环境起第1页共26页着恶性循环的推动作用。把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热阻挡在室外,而不是先让热量进入室内再用能量制冷低消后排到室外,对此建筑外遮阳起到了关键作用。建筑外遮阳还具有通风功能,在遮挡太阳辐射热和眩光进入室内的同时,为室内自然通风提供了条件,使室内得到了理想的热舒适环境。采用建筑外遮阳,为室内提供了理想的热舒适环境,有利于人们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建筑外遮阳还可以减少空调的使用,有些北方地区的城市建筑可以大大减少甚至不使用空调,免去了空调费用,对节能减排的作用不可低估。冬季夜晚的寒风是降低室内温度的重要因素。我国北方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远高于相同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其中窗户能耗太高是问题的关键,冬季窗户耗能约占建筑采暖耗能的一半。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特别是冬季夜晚,冬季昼夜温差大,温度很低。室内采暖的大量热量从保温较差的玻璃窗户逸出,造成室温下降,供热部门不得不增加采暖供热量。冬季夜晚,采用具有防寒保温作用的建筑外遮阳设施,加上遮阳帘与玻璃窗之间的空气保温层,可以对室内起到保温作用,保温性能提高约一倍。建筑外遮阳还有保护私密性、避免眩光、降低噪音、防盗和装饰等作用;免去了在外窗或阳台安设防盗网的费用,还建筑物本身的风格,使小区甚至整个城市的市容整洁清新,体现了人居环境本来面貌。2.2建筑遮阳方式按照在建筑围护结构上使用的部位,建筑遮阳分为外遮阳、第2页共26页内遮阳和中间遮阳。1)外遮阳:外遮阳是一种在金属外壳中填充硬泡聚氨酯,并在百叶条之间设计有通风间隔的建筑外遮阳活动金属百叶卷帘,是可以安设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上较理想的设施。建筑外遮阳把夏季灼热的太阳辐射热和冬季寒冷的北风阻挡在室外,有利于保持室内热舒适度,对减低空调制冷和采暖能耗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不论是公共建筑还是居住建筑,使用外遮阳设施的范例还很少,1/2的采暖或制冷能源通过外门窗损失掉,同时失去的还有室内热舒适和视觉舒适环境。我国北京和南方一些大中城市,已有部分公共建筑利用结构作为外遮阳的遮阳方式。建筑师在设计建筑风格的同时,考虑到了建筑外遮阳,但为数不多。还有一些大型公共建筑是以考虑建筑风格或建筑造型的变化为主。2)内遮阳:内遮阳是设置在建筑开口部位内部(窗户)的遮阳装置的总称,包括遮阳软卷帘、卷帘百叶等。内遮的不足在于,当太阳辐射热或寒风进入到室内,对室内的热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后,再使用能源将其“搬出”。同时,使用内遮阳还应考虑在外窗设置一个通风窗口,把存在于外窗与内遮阳设施的热空气随时“搬出”室外。内遮阳使用在玻璃幕墙建筑,也会起到作用,但保温隔热效果不理想,从外面看去,又像透明的建筑立面上补上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筑遮阳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