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经济发展报告一、2011年开发区经济发展情况(一)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1.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8.24亿元,同比增长63.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8亿元,同比增长188.9%;市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完成22.28亿元,同比增长155.8%;境外实际到位资金完成3312万美元,同比增长82.3%;财政总收入完成59671万元,同比增长75.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321万元,同比增长100.5%。2.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沙文园区南部四横三纵路网基本建成。沙文园区已累计开工道路总长为34公里,通车里程接近19公里,依托道路引导的开发空间,已基本满足项目入驻的需求。成立“贵阳国家高XX县区和谐园区促进会”,这是全省首家工业园区和谐促进会,目前会员共计58家,其中个人会员3名,单位会员55家,已筹集315.2万元资金。和谐园区促进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园区矛盾化解志愿行动,着力解决了一批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的社会矛盾。对拟建、在建重点项目组成跟踪服务队,按照“重大项目+服务团队”、“中小项目+服务专员”工作方法,深入项目一线,进行跟踪服务,加快项目进度。沙文园区已开工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共34个,规模创历年之最,产业项目投产达产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创造利税40余亿元。2011年累计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亿元用于园区建设;同时,通过政银合作、利用土储贷款、采取bt模式等方式强化建设资金保障,共筹集建设资金39亿元,创造高新融资新纪录。13.主导产业取得新发展。坚持打“高新”牌,走“跨越”路,切实盘活存量,先后投入技改资金2亿元,重点扶持了振华新材料、皓天光电、景峰药业、航宇科技、振华欧比等20余个技改提升项目。全部技改项目投产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80—100亿元。奋力做大增量,加速项目集聚,以重大项目带动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质量。在沙文园区加快建设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产业第1页共22页基地,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目前,四大产业基地已聚集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15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创造利税40余亿元。4.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100强及省内大企业,开展“招大引强”,并逐步实现从招商到选商的转变。2011年,四个专业招商组分赴上海、北京、福建、香港、浙江、广东等地招商65余次,接洽项目80余个,引进4亿元以上项目4个、3000万以上投资项目10个,相继引进了顺络电子、北科生物、万联生物医药等重点招商项目。组队参加了赴港招商、粤黔招商、粤沪川招商、酒博会、投洽会、深圳高交会等系列大型招商活动,成功引进顺络迅达工业园、北科生物干细胞再生医学产业化基地、万联生物医药白蛋白系列产品生产线等项目。认真筹备全国工商联十届五次执委会和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发展大会招商引资工作,成功签约项目达13个,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加工、文化产业等6个领域。5.创新能力取得新提升。坚持科技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筑核心动力圈。建成了锂离子电池、耐热高强韧铝合金等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了8个院士工作站,聚集了8名院士,并支2持院士与企业合作研发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通过“项目+资本+人才”、“职位+年薪+股份”等方式,成功引进以国家“千人计划”美国归国博士高潮为核心的共聚焦高分辨率显微镜研发团队、以美国归国博士季泳为核心的led蓝宝石材料研发团队、以美国归国博士于庆凯为核心的石墨烯项目研发团队、以瑞典归国博士牟端为核心的高效多功能热泵系统研发团队等20余个创新团队。在做大做强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的基础上,建成了火炬软件园、硕士生博士生创业园、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园、民族文化产业园等孵化器及配套设施,黎阳天翔、高新泰丰、恒浩电子等孵化毕业企业进入加速器发展,孵化器建设实现新提升。2011年,新增孵化企业150家,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61家,贵阳火炬软件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第2页共22页公司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即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