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走向世界》文库高科技产业和投融资体制李万寿著内容提要目前,欧美和西方国家依靠高技术巩固其主导地位。深圳块市竞争力也同样取决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深圳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可以采取哑铃模式,一头在外,一头在内,高新技术项目可以采取国内开发、国外引进等多种办法。引进的渠道有很多:可以引进失去保护的专利产品,可以引进已步入成熟阶段的产品,可以引进军转民技术,可以引进掌握最新技术的人才,连带技术一起引进。在欧美的华人科学家正步入丰收的季节,深圳可以制定一系列引进人才、引进项目、支持高科技创业的配套政策,把他们的成果转化为深圳的产品、产业和生产力。项目的引进需要资配套。资金如何筹集?近二十年,高科技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互为因果,互为条件,使得纽约这一国际资本市场以惊人的速度膨胀,成为国际融资的重要场所。创业投资和项目融资成为支持美国产业重要的融资方式。吸引国际资本的路径和方式很多,深圳关键在于要有一批人懂得国际金融的理论知识,熟悉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工具运用与投资组合,必须有专门机构、懂行的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操作。杀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深圳市可以多条腿走路,既可以直接杀入国际资本市场,也可以先借桥过河,依靠投资经纪人;也可以与国际创业投资者本身直接对话与谈判。考察西方的金融与高科技,可以借他山之石攻玉。深圳有许多潜力还没有挖出,资源没有很好地利用,深圳的财力还没有充分地集中,土地收入流失,垄断资源没有转化为可以流动的资财,政府可支配的资源没有转化为政府可支配的财力。本书对如何用好政府的投资资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编者的话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的创造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因此,国内外相当多的专家学者和行政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推出了生产第四要素理论,认为生产之所以能够发生并持续进行,除需要土地、劳动和资本外,还必须存在第四要素——管理。理解管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并不难。我国古代有名的“田忌赛马”故事就告诉人们,管理往往是成败的关键。难的是如何了解和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方法。对年轻的深圳市来说,这点尤为迫切和重要。特区的倡办者邓小平同志在特区成立不久时就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建立特区以来,深圳通过引进外资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经验,对管理现代化城市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相对来讲,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管理经验仍很不足。深圳目前正处在重大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深圳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城市各项功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国际经济和惯例接轨。随着深圳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度的推进,一系列的问题开始出现并困惑着深圳,现代化城市管理经验不足掣肘了深圳迈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步伐,城市管理水平高低是关乎深圳以何种姿态跨入21世纪的战略性问题。江泽民同志曾强调,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只有站在人类文明的肩膀上,深圳才有可能建立世界一流的城市管理和企业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途径有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一些行政和企业领导干部到香港和国外发达城市去学习、观察、思考,将他们带回来的成果加以汇集、整理、消化,为我所用。基于这种思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10年里,深圳将有计划地逐年派出领导干部“西行取经”。其成果将逐渐沉淀下来,编入“深圳走向世界”文库,以献给那些有志于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的有识之士。本《文库》的推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圳的城市管理开始走入一个新的阶段。期望能为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和衔接国际惯例作些有益的帮助。对于21世纪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由未来去评说吧。目录前言1第一章国际性城市目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