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2页共8页消除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经济模型分析—从资源要素角度*王晓坤张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100083)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进行分析,明确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是造成二者消费水平差距的根本原因,指出了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人多地少这一基本的资源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除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经济模型,力图从原理上证明: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消除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关键词消费水平收入水平GDP资源配置1引言1.1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及影响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增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从1978年的267元,猛增至1999年的4832元,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差距水平实际增长了2.55倍[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农村消费市场低迷,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从GDP计算的支出法角度来看,GDP的增长取决于三个方面:最终消费、资本形成、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简称为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对于带动总需求的增长有积极的作用,因而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个部分,而居民消费是主要部分。如果能够增加农民消费,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巨大差距,无疑将极大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以1999年为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每年为6750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每年为1918元,二者之间差距为4832元[1]。按此数据测算,在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每增加1元,将引起8亿多元的有效需求;如果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赶上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就是说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全部消除,将引起近4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9700007)第83页共8页第8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3页共8页亿元的有效需求,拉动GDP增长约5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是现阶段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1.2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原因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是由其可支配收入决定的[2]。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上的巨大差距是导致二者消费水平差距的最主要原因。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从1978年的209.8元猛增至1999年的3643.7元[1],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比发现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消费水平差距有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经过对这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相关系数为0.998767,证明二者具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导致二者消费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从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讨论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必须对导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这是个复杂的问题,里面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有社会、经济的因素,但我国农业生产人多地少这一基本矛盾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截止2000年11月,祖国大陆居住在乡村的人口80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91%[3]。目前我国农村尚有l.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若无重大举措,到2015年,将由现在的1.5亿增加到2.5亿。相对于国土面积来说,我国耕地资源的比重很低,截止到1996年10月31日,我国有耕地19.51亿亩[1]。这样计算,我国农民人均耕地只有2.42亩。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3%,美国的11.2%,与同样属于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也仅相当于印度的42.2%[4]。显而易见,在如此之少的耕地面积上,即使农业生产率再高,农民农业生产的收入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农民人均耕地稀少,成为农民收入提高的资源“瓶颈”。1.3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途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必须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二者收入差距入手。围绕农民增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