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中小企业推广管理会计应用的分析一、会计的分类与其职能会计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财务会计主要是核算与监督,客观反映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及盈利状况。而管理会计则以会计主体的内部部门为责任主体进行分析,利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将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进一步加工,满足公司管理需要,为预测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二、管理会计的起源与发展及在发达国家的运用20世纪初,管理会计在英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率先兴起,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过两个阶段,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过了战争的磨难,工业蓬勃发展,产品供不应求,管理会计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此阶段的管理会计指标主要是成本性态分析与管理,预算管理在此阶段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标准成本的应用,预算管理的推广,在生产成本管理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5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竞争加剧,不仅是成本的竞争,会计人员还要为决策者提供更详细、更有参考价值的决策信息,要求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要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决策。三、我国管理会计的利用现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外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得以实施和推广应用。但应该看到,时至今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使用局限在外商投资企业和一些国营大企业及上市大公司,私营中小企业却没有得到普及。主要因素是在我国管理会计的影响不深,会计人员大多停留在财务会计的水平上,从会计教学中就开始不够重视管理会计理论的推广,加上会计人员又缺少这方面的实际经验,无法从“传帮带”中得到学习。另外,企业管理者文化水平不高,缺少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理论,缺少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更多地用人去管理,用人情去管理,对管理会计没有要求,造成了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较少的财务支持。四、在我国中小企业推广管理会计增加企业竞争力的意义和必要性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问题,如资金问题、市场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等。但归根结底,是管理水平的问题。公司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内部管理是一个企业盈利的根本。在中小企业,管理者凭感觉、靠经验管理最常见,财务人员更多地也只是起到一个记录员的作用,并且财务人员还要处理税务问题。管理会计有众多的技术指标,能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能协助管理者控制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能更好的制定考核目标,做到公平公正地管理公司事务,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现在通过资金、技术等渠道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从管理上、从财务角度、从管理会计的充分利用上对于企业的生存与长远发展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另外,现在的市场是全球化的市场,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国门,参与更大范围市场的竞争,也要在内部管理上提高层次,而管理会计是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提高管理层次方面最好的工具。五、管理会计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在中小企业具体应用分析(一)本量利分析建立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在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前提下,计算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并测算各产量情况下企业的盈利状况。对利润预测进行敏感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更有目的性。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预期利润=(预计销售数量-保本点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位的任何成本都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通过成本性态分析,我们可以测算出销售数量为多少时企业可以保本、超过保本点的销售数量乘以单位价格超过单位变动成本的部分即是企业的利润。这要求投资人在规划时要重视销售前景的预测,并通过计算预期销售量与保本点销售量的差额(即安全边际)大小,来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并衡量收益与风险是否配比。(二)投资决策分析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回收期法、平均投资报酬率法等。从不同的角度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分析。在投资决策时,要充分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