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报告厅设备维护申请校领导:建筑系报告厅从建成之时至今已有五年多时间,每年担负学校及各个院系的各种会议、名师讲堂以及学术交流等重要工作。在日常管理中,我们虽然能够对设备场地进行维护清理,但因设备的老化、场地耗损和棚顶、墙壁漏水造成的仪器损坏,严重影响了各种会议、活动的正常使用,对此师生们反映较大,因此,特向学校提出如下申请,以购买相关仪器,维修相关场地设备:1、报告厅顶棚铁皮日久腐蚀,外侧窗户未作防雨处理,下雨时渗水情况较严重。报告厅二排日光灯漏电短路2、报告厅舞台由于渗水,内部腐烂,台面部分塌陷,维修花费元。购买舞台地毯花费3、由于顶棚漏水,造成投影仪短路,主版烧毁,维修费3600元,更换投影仪灯泡花费1000元。4、更换两只百威音像高音喇叭花费1000元整。对调音台进行维修花费500元。6、购买多媒体中控2700元。专业无线话筒(artooblue-800e/l)2支3800元(含接收机)。有线话筒麦克风2支(含话筒专用线)2600元。专业鹅颈会议话筒(audio-technica49ql)2只2400元,话筒底座(arttoo22s)2个400元。舞台话筒立架2支(长型号)300元。电专业监听耳机(sennhiser)hd400一幅580元。dvd刻录机一台500元,移动硬盘一个500元。三基色冷光灯管55w(5支)共200元。插排及音频专用线150元。以上总共约需经费2万望学校研究审批建筑系2009.2.16第二篇。报告厅建筑设计第三节报告厅(多功能厅)学术报告是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图书馆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信息管理、交流机构,建一个报告厅也是必要的。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的图书馆一般都设置了报告厅或者多功能厅,第1页共4页为读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的设计应以不影响馆舍的整体使用为前提。报告厅在使用过程中比较嘈杂,首先应满足闹静分区。另外,由于使用时人流集中,而且人流的性质与目的与阅览人流区别较大,最好与主楼隔开,可单独设出人口,做到能分能合为最佳。报告厅要求大空间,一般考虑设置200~500的座位,其空间特性(跨度、层高、荷载)等结构方面的要求,难以适应现代图书馆藏阅空间的“三统一”的模数,而且功能上也有其相对的不确定性。所以报告厅设计时超过300个座位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于图书馆馆舍之外,自成体系;单独设出人口及休息、接待室和专用厕所等,并与图书馆主体有方便的内部联系通道,也有将报告厅置于顶层,避免厅中有柱。但是大量人流上下登楼,不够方便,且易造成对阅览区的干扰,同时,独立开放也会受到一些限制。报告厅应满足幻灯、录像、电影和投影、扩音等使用功能的要求。以下介绍几个图书馆的报告厅设计实例及简要分析。(1)新建上海图书馆结合地形,将1000座的多功能演讲厅以及声像资料部布置在基地东北的斜角,位置突出,分合两便,闹静隔离,疏散直接,是现代图书馆处理的比较好的范例,参见实例12。(2)浙江师范大学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作为相对独立的单元,可由北人口进入专用的休息厅。报告厅设有200个座位,有电动黑板、电声设备、电影放映室和专用空调系统,并附有贵宾接待室和相应服务设施,可以举办高层次的学术活动。报告厅单元与主楼之间隔一小庭院,借以分隔空间,增加空间层次及美化环境。同时,从目录厅也可以通向报告厅和接待室,以便馆内使用和管理(图8-9)。报告厅如果规模小,也可以设置在主楼内。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听讲人流与一般读者人流完全分开。通常设在图书馆的底层,有单独的出人口。如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其主人口设在2层,而可容纳100人的小报告厅则设在底层东北角,有单独的出人口,与大量的读者人流分开。由于其面积较小,故可安排在统一的柱网内,参见实例6。东北大学图书馆的报告厅也设置在主楼内。由于其规模较大,为了满足空间要求.只得将其设置在顶层——4楼上(图8—10)。为了防止外来听报告的人流对馆内的干扰,将东北侧门第2页共4页作为报告厅出入专用。但投人使用后,由于报告厅使用范围扩大,东侧门不便利用,仍走正门。每逢报告厅有会议时,人流穿行正门及中央的共享大厅,尤其在会间休息时,声音嘈杂.严重地干扰阅览环境,而且不便于闭馆后报告厅单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