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6页产业划分:1.第一产业——农业:植物栽培业(种植业、林业);动物饲养业(畜牧业、渔业)2.第二产业——工业:采、制、建、煤气、电、水;建筑业:建筑、安装、开荒、水利工程。3.第三产业——流通部门:运输业(含电讯)、商业(含饮食);服务部门分为(1)生产生活服务部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2)居民素质服务部门:科、教、文、卫、体等;(3)公共需要服务部门:机关、团体、政党等农村经济统计学:是以农村地区为范围,对农村中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及发展过程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进行研究的区域性综合统计学。农村经济统计的内容:1.要素统计(人口、劳动力统计;土地利用统计;农村资产统计)2.生产统计(农业生产统计——农、林、牧、渔;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统计)3.综合统计(农村社会总产值统计、农村生产总值统计、农产品成本与价格统计、农村住户调查、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农村经济效益统计)农村经济条件统计基本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条件,除阳光、空气、水份等自然条件外,劳动力、土地和资产构成了农村经济的最基本条件.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统计:我国人口按生活地域分为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统计意义农村人口是农村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体。它提供劳动力资源,创造各种物质财富;同时作为社会产品的最终消费者,要求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农村人口:指农村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总数。包括外出的民工、工厂合同工及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家领取工资的国家职工。总人口指标:在统计上可分为两种,即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在常住地公安机关进行了户籍登记的人口。因各种原因暂时外出,或常住外地,或已搬迁但尚未办妥户口迁出手续者,都应在统计时点上统计为常住人口现有人口:是指在统计时点上居留在本地的全部人口。凡常住人口暂外出者不统计在现有人口内,因投亲访友、旅游和因公在本地居留者.不论其居住在何种场所,皆应计入现有人口之中。农村户数:指居住在乡村的常住户的总数,不论其职业如何,家庭户和集体户,均作为农村户来统计。人口构成:分为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是将人口按性别分组,分别统计不同性别的人口数,并计算反映男、女性别构成的统计指标,性比重和性比例。(1.性比重是男性人口数或女性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各占的比重.性比重=男性(或女性)人口数/人口总数×100%2.性比例是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间的比例.通常以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性比例=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性比例指标可分为普通性比例和出生性比例。)年龄构成——当前我国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几种年龄分组如下:学龄前儿童组、学龄儿童组、有劳动能力组、被抚养人口组、法定婚龄起点组、有生育能力组、义务兵役组、有选举权组人口变动原因:一是由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而引起变动,称为人口自然变动;二是由于迁出、迁入而引起人口变动,称为机械变动(或称迁移变动)。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出生的确切概念是活产。出生人口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活婴数之和。出生率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一般为年平均人数)对比的相对数。千分数。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死亡人数:指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疾病、人身事故等)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不包括死产)。为了比较和评价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上的人口总体的死亡水平(死亡程度),需要计算人口死亡率指标。死亡率:是把某一年的死亡人数和该年的平均人数相比的相对数。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年内平均人数×1000‰第2页共5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6页人口自然增长数: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为了反映和评价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的水平,需要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人口自认增长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迁移:指人口在国家或地区(市、乡)之间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