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镇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随着灌口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经济结构处于快速优化升级阶段,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动生产型服务业联动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提升与消费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为此,灌口镇人大主席团先后组织人员深入我市幸福镇、滨江街道办、壹街区、xx区、玉堂镇、青城山镇以及辖区各社区、相关单位,围绕灌口镇第三产业发展,采取察、访、听、问等方式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灌口镇概况和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灌口镇因位于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灌溉渠口而得名,建镇历史可上溯至16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古巴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全镇幅员面积17.10平方公里,人口为6.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91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辖有15个城市社区,又有3个农村新型社区(地处山区)。灌口镇集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便利的交通,发达的通讯,充足的能源于一身,可谓蓉城西来第一镇,更有“离堆江水接天流,满城水色半城山”的赞誉。岷江冲积平原之首,三面环山,二水竞流,为天府的源头。2012年,全镇税收入库实现1.52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8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1076元。从目前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看,灌口镇地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腹地,辖有玉垒山、二王庙、灵岩山景区,蒲阳河、柏条河横贯其中,大型宾馆酒店、休闲娱乐山庄林立,年接待游客20000余人次。第三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和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商业方面,目前灌口镇拥有各类综合市场、大型超市、购物中心12个,营业面积达10万平方米。个体工商户2900余户,从业人员达31000多人。其中:大型超市卖场1个,沃尔玛超市,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大型家电卖场4个,苏宁易购、嘉城电子、精品家电城、国美家电,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大型综合市场超市4个,第1页共3页解放综合市场、宁江综合市场、玉垒生活星级市场、城北综合市场、新东门大市场,营业面积达5万平方米;大型购物中心3个,天和盛世购物中心、玉垒生活广场(试营业)、时代春天购物广场(已进入招商阶段)、恒生商业广场(在建);大型影城2个,新希望影城、太平洋影城(筹备中)。旅游方面。已开业的大型酒店6个,锦宏国堰大酒店、香港喜悦假日酒店、新王府大酒店、黄龙酒店、二王庙宾馆、灵岩山宾馆;在建大型酒店5个,四川新华文轩酒店(盛塔世酒店)、四川华能太平驿酒店、天府熊猫驿站、宁江酒店、万利酒店。灌口镇已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集旅游、商贸、传统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第三产业体系。房地产管理等方面。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灌口镇旧XX县区治理、改造的步伐逐渐加快,商铺、住宅楼面积持续增加,房地产管理在三产中的比重持续增加。二、目前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灌口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房地产业、传统商贸流通业和浅层次的旅游开发为主,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等其它服务行业所占比重太低,这说明灌口镇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够合理,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二是第三产业没有形成龙头,新兴行业缺乏亮点。我镇已经开始关注旅游业发展,城市社区主要以传统文化、商贸流通、夜啤酒、特色酒吧为主,山区社区主要以原生态景区的开发和经营为主,但都没有形成规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没有形成一体,旅游业的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配套不够完善,尚未形成点与线的有机结合。三是现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已经快速发展的家政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仓储物流业和物业服务等领域在灌口镇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档次低、且零散。四是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形成产业群带。第三产业发展从根本上要求人口规模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只有人口集中到一定规模,第三产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灌口镇由于“5.12”震后,很大一部分居民、有规模且具代表第2页共3页性商户搬迁到统一安置小区或其他乡镇,辖区人口呈迁移性递减,常驻人口由2008年震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