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及开展老年活动情况调研报告在全国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的今天,搞好老年活动设施建设,组织、动员老年人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知识、娱乐的功能,提高全民觉悟和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促进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集中力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幸福”和“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等相关要求,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xx区老龄办组织各级老龄专兼职干部,采取与老人座谈、实地考察,召开老龄干部座谈会的形式就我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的状况进行了调研。一、区老年人口发展状况----20XX年年底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为4685人。其中农村人口数1937人,城镇人口数2748人。截止到20XX年5月10日xx区新增老年人数660人。其中新增农村老年人数349人,城镇老年人数311人。老年人口数共计为5345人,占总人口的11.8%。经常参加活动人数为总人数的60%。二、区老年活动中心设施及配置----xx区1个管委会3个乡镇的20个村委会和3个街道8个社区中,只有盐湖街道的盐湖社区和柴窝堡社区、乌拉泊街道的同心路东、西社区和福利路社区有老年活动室,占地面积分别是200平米、50平米、300平米、30平米,活动室配有乒乓球桌、棋牌桌、麻将桌、象棋桌以及台球桌,每天免费对老年人开放6--12小时。乌拉泊街道同心路东、西社区同用一个活动室,是“星光计划”于2006年建立。其它乡、村没有专用老年活动室,都是与会议室、电教室一室多用。三、存在问题(一)老年人需求不足。xx区农村老年人由于文盲半文盲率在75%以上,加之现在第1页共4页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在家庭中往往担负着照顾孩子、照料家务、农活等任务,有的还要照顾病人,负担较重,压力较大,参加各类活动时间、精力都受限。在加上生理、心理上的原因,如固执、急噪、多疑、易怒及自怨自艾的老年心理特征日趋明显,一些老年人集体观念、组织观念淡薄,存有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小农意识,他们受教育不够完善,文化素质偏低,60%的老年人对精神文化需求是很低的,不太热心参与老年文化活动,对参加各类活动顾虑重重,限制着积极性的发挥。(二)老年活动经费太少,活动场所严重短缺。通过调研了解到,全区现在的老年人更加注重自己的晚年生活质量,他们渴望与其它老年人一起参加活动,但因活动场所缺乏,老年人有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目前活动经费比较紧张,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在活动经费上存在严重缺口,难以组织开展大型活动。在加上我区老年活动场地严重短缺且配置不合理,农牧区大部分乡镇、村没有设立专门机构的老年活动场所,现有老年活动室大多与会议室、党员电教室等场所一室多用,而且活动室面积过小,设施简陋,很多设备年久磨损已无法使用。由于基层普遍缺乏经费,有时甚至买煤取暧的费用都没有,冬季农闲时的活动室利用率更低,基本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社区居民集中的小区大部分没有老年活动室,老年人无法就近参加文体活动,精神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三)领导组织、指导力度不够。各级政府对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认识不足,对老年人场所建设的重视程度跟不上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活动场所偏小,社会上对老年人的场所建设也存在偏差认识,认为老年人在家中生活无忧,有无老年人场所活动关系不大。如今老年人对精神文化需求强烈,调查中老人反映xx区没有专门的老年活动场所,缺少老年活动场所,有组织的老年文化活动少,难以满足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的需求。(四)活动用品单一,设施简陋。xx区老年活动中心因设施陈旧,受损严重,有的甚至已不能使用,这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日常活动的需求,再加上缺少第2页共4页大型的活动场地供老人们搞活动,老年人的活动内容很单一,活动缺乏吸引力,致使老人们活动数量大大减少。应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新活动用品,增加活动项目和品种,多开展户外活动,满足广大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四、对存在问题的建议老年人活动场所,是老年人生活的必须要素,为强化基层老龄工作,活跃基层老年文体生活,构建和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