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多赢的助推器XX省XX市“三旧”改造调研报告惠民多赢的助推器——XX省XX市“三旧”改造调研报告国土资源网(2011年3月16日10:47)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调研组2007年6月,XX省XX市拉开了对25万亩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进行全面改造的大幕。截至2010年6月,全市共启动“三旧”改造项目800多个,占地面积约7万亩,占“三旧”用地总量的27.7%,实际投入改造资金539.76亿元,占预计投资总额(6000亿元)的9%;其中,已完成改造项目382个,占地面积2.46万亩,完成新建面积3057.84万平方米,新增就业岗位17.1万个,在经济结构升级调整、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等多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效。以“三旧”改造为突破口,XX市逐渐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当前,全市已经形成了“权利人主动申请,投资人踊跃投入,市民普遍欢迎,广大干部积极参与”的大力实施“三旧”改造的可喜局面。一、“三旧”改造的主要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XX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粗放的、外延扩张式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显示,到2009年年底,全市建设用地总量已达195.56万亩,占辖区面积的34.33%。而据了解,香港的土地开发强度(即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为21%,日本三大都市圈仅为16.4%。因此,XX市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了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即使不考虑粮食安全问题,仅从城市生态考虑,也不可能再大量占用土地。但XX市的经济发展仍然离不开一定规模的土地作为支撑。按照近几年XX市gdp增长与新增建设用地消耗平均水平估算,平均每年需增加建设用地1.8万亩~2万亩,而根据规划,未来10年全市年均新增用地仅7200亩,新增建设用地有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强大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要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1页共20页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必须打破这个僵局。与此同时,经过广泛和深入调研,XX市尚有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25.3万亩,相当于全市20多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这25.3万亩的“三旧”用地利用率低下、布局结构混乱,二次开发的空间十分广阔,用XX市干部群众的话来说,“不是没地用,而是没用好”。而且,“三旧”用地上多是高污染、高能耗、技术含量低的企业,部分XX县区和城中村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已经成为“黄赌毒”和“脏乱差”的滋生地,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改变,不仅土地利用结构得不到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得不到提高,而且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社会和谐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XX市委、市政府决定以“三旧”改造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三旧”改造,做好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文章,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发展用地不足、优化用地结构、提高用地效率的问题,还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功能的转型、城乡环境的改善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于是从2007年6月开始,“三旧”改造工程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地在XX市展开,一幅“现代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富裕家园”的美丽画卷逐步呈现在佛山人民面前。二、“三旧”改造的主要做法XX市“三旧”改造面积之大、涉及面之广、利益关系之复杂前所未有,但XX市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既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又结合当地实际,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摸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再次体现出佛山人民的首创精神。(一)结合当地实际,采用多种改造模式根据改造主体的不同,大致分为:1.权利人主动自行改造一是旧城镇改造范围内,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三旧”改造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进行改造,或者由各宗地的使用权人共同成立项目公司联合自第2页共20页行改造。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和改变土地用途(包括经营性用途)以及延长土地使用年限可免土地收购储备和公开交易,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出让,并按现行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二是属于“三旧”改造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旧厂房在符合规划前提下改为经营性用途的,原用地单位可向区“三旧”改造办提出自行改造申请,改造的相关规定和办理程序参照上述自行改造的规定执行。三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