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就毫无前途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之所以必然让位于社会主义,是因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人类历史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那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一切稍具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的人都一致公认的。社会主义,无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的存在首先不是出于道德伦理的要求,而是出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尽管在伦理意义上,社会主义也确实意味着对一切罪恶的资本主义现象的批判和否定。但是,当它仅仅在这个意义上被看作是代表着永恒的真理和社会主义的理性王国时,它就只能是一种空想,一种关于未来社会的善良愿望。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科学,正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社会主义首先是人类社会突破资本主义的限制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实践活动的理论表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是来自人类的理性或良知,而是来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它所遇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之间愈益尖锐和激化的矛盾。虽然马克思同样对资本主义表示了强烈的道德愤慨,但是,他对资本主义历史暂时性的说明,对社会主义必然趋势的揭示,从来就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根本的理论前提的。尽管“资本一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但是马克思明确地指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因为它在不到一百年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同样,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之所以必然让位于社会主义,只是因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人类历史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因此,在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一点极其明确。然而,我们不仅应当根据马克思的一般理论结论来认识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第1页共5页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来充分认识这一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研究社会主义问题的,而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却是以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预见方式,诞生在资本主义远未发展的落后国家。现实的社会主义,并不是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其内部矛盾而走向自我否定的历史结果。相反,在我国这样的落后国家,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完全是因为长期停滞封闭的封建社会已经使我国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当资本主义已作为一种世界现象,作为世界历史进程,磅礴地推进着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时,那种令人绝望地丧失了自我发展能力的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却使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远远地落在了历史的后面。同时,历史还严酷地表明,在我国,通过缓慢地发展资本主义来逐步赶上现代社会的一切企图、一切方式、一切道路都已注定是失败的。正是在这种别无选择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给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带来了新社会的曙光。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就是历史的结论,而这一结论同时就告诉我们,我们的社会主义并不是现代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是落后的生产力企图获得发展,落后的民族企图跻身于现代社会的一条历史道路。我们搞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讲,并不是因为我们对资本主义的道德上的憎恶而试图人为地逾越这一社会发展阶段,而是因为我们以往的社会已经大大地落后于资本主义从而丧失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一切历史机会。首先要赶上现代社会的前进步伐,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而不是盲目地沉溺于所谓“本质上”的优越感—这就是我们悲壮的社会主义事业。同时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其初级阶段上的首要目标。既然如此,无庸置疑的结论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衡量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取得成功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的根本标准。在我国3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这一点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历史成就。然而,由于长时期中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来侈谈社会主义的严重的左倾僵化思想,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曾经一再受到极大的干扰和阻碍,以至致力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