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导学案课题《变色花》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2、知道不同性质的物质在相同指示剂的作用下显示不同的色彩。3、了解指示剂的作用就是区分物质的酸碱性。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2、能用自制的指示剂鉴别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同意探究变色花的秘密,意识到事物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2、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异。3、体会到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重点难点1、能用自制的指示剂鉴别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2、知道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问题导读单学法指导阅读课本,根据课本中介绍的实验自主探究白醋和碱水在紫甘蓝水中的色彩的变化。知道生活中的物质有的是酸性,有的是碱性。知道酸碱性可以通过一定的试剂来鉴别。熟悉简单的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自主学习查找资料了解物质酸碱性的有关知识。预习自测1、物质在酸碱指示剂作用下发生怎样的色彩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生活中的物质有什么性,怎么区分?我的疑问你会制作酸碱指示剂吗?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应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鉴别不同物质的酸碱性?问题生成单我的问题1、白醋刷过的纸花瓣在喷过紫甘蓝水汁后变成什么颜色?碱水刷过的叶子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现象?2、生活中的物质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请举例说明。3、怎样制作简单的植物汁酸碱指示剂?你会用它鉴别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吗?我的收获问题训练单课堂作业1、能检验那些物质是酸性物质,那些物质是碱性物质的试剂叫,常见的该种物质有2、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3、把下列物质按酸性和碱性分类:肥皂、蔬菜中的叶酸、橙子、做面包的小苏打、牛奶、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自来水、醋。课后拓展杜鹃花喜爱酸性土壤,假如发觉杜鹃花的叶瓣发黄发枯,应该怎么办?自我评价学习反思附送:苏教版学校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24-2024年苏教版科学六上《变色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2、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科学知识1、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2、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到化学世界的奇异,产生进一步探究神秘的愿望。2、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二、教学重点难点:用自制指示剂(紫甘蓝水)准确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三、教学准备:老师准备:用滤纸剪出“醋”和“碱”字,毛笔,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烧杯若干,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及各种带检测物品、塑料袋等。同学准备:不同矿泉水、肥皂水及各种带检测物品(苹果、桔子、面包等)、抹布等。四、预习设计:1.预习任务(1)根据课本中的方法,尝试着用紫甘蓝做一下试剂。(2)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哪些是酸性,哪些是碱性的?了解物质的酸碱性有什么作用?2.预习内容(1)认知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水果、喝的饮料含有酸性物质,洗衣服用的肥皂、洗头用的洗发香波含有碱性物质;治疗胃酸过多,需要吃含有碱性的药品,清洗瓷砖和金属要用到酸液。可以看出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在家庭、医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2)新知认知本校六年级同学问题意识、实验能手较强,因此本课的预习设计思路是以同学为本,根据同学的认知特点和科学探究的特点,充分让同学通过合理猜想、实验操作、分析比较等手段去感知和发觉,进一步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3)预习诊断①展示自制的紫甘蓝水。②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分类(分成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③查资料收集有关紫甘蓝的知识。五、课堂设计:1、沟通展示。(1)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我们熟悉的物质,托盘里的这些物质,你们熟悉吗?(直接出示实物:白醋、橙汁、洁厕灵、碱水、洗衣粉、肥皂、)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将这些物质分分类吗?小组议一议。(2)同学各抒己见。(3)老师还有一种分法和你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