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的调研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委员、列席会议的各位同志:根据人大常委会20**年工作计划安排,经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组成了调研组对全县20**年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开展了调研。调研前,调研组与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了调研方案,并将调研方案通知到15个乡镇人大主席团。调研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抽了角奎、海子、牛街、洛旺4个乡镇,每个乡镇抽2个村,每村抽2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抽5—10户农户进行实地调研,其余9个乡镇由乡镇人大主席团按调研方案组织开展,并将情况按时报县人大常委会农业委。调研工作从2009年5月5日开始至5月15日结束,调研组认真按照调研方案要求,一是听取乡镇政府的汇报和相关单位意见;二是深入村、社、户走访、座谈了解;三是查对相关资料等方式,通过对角奎镇河湾村的红岩、分销、拖脚村的小寨、大良子,海子乡瓦厂村的黑沟、元田、新场村的河坝,牛街镇水田村的河边、大榜,小甘溪村的田竹、小甘溪,洛旺乡怀来村的兴农、关田,洛旺村的田湾、郭山等8村、15个村民小组83户种粮农民进行实地走访和核实惠农“一折通”以及计税面积,对2008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产业结构调整以奖代补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就调研的情况和9个乡镇人大主席团调研的情况综合报告如下:一、全县2008年度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情况(一)2008年县人民政府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高度重视。一是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种粮农民农资补贴资金能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财政局、农业局两位为副组长,审计、监察、信用社等单位为成员的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都按县人民政府的要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二是精心组织、规范操作,严格把好“三关”。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办制定下发了(2008年)39号、45号文件,出台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第1页共4页种补贴的实施办法,使之在操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方便操作,同时在操作中严格把好政策关、程序关和兑现关。(二)主要实施步骤1、2008年5月中旬以前为准备和宣传阶段,各乡镇相应成立了领导组及办公室,乡镇、村做好补贴面积和农户购种情况的造册登记核实、做到编制清册到村民小组、核实登记到每个农户。2、2008年5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兑现阶段,根据各乡镇上报县财政局的统计数据录入系统经县财政局核准后将补贴资金拨入农村信用社农资直补和种粮补贴专户,由信用社将资金存入惠农“一折通”,农户凭本人身份证(户口薄)在各信用社营业网点领取。3、2008年8月上旬后为各乡镇建档总结阶段。(三)补贴资金分配及标准2008年全县兑现种粮农民直补资金总额为27232406.61元,共分三次拨付兑现。第一次2008年5月,19946426.84元,第二次、第三次2008年8月,分别是5740473.06元(含良种补贴2382197.55元),1545506.71元(含良种补贴1183628.44元),实际补贴面积362182.18亩,比计税面积34.27万亩多19482.18亩,每亩标准为75.20元。(四)各乡镇补贴计算依据2008年县财政以2003年计税面积核算下达指标后,各乡镇严格控制到村,落实到户。15个乡镇从本乡镇的实际出发,在符合政策要求的前提下,采取了一些尽可能较为合理的办法,据掌握按照2003年计税面积为依据计算补贴的有角奎、洛泽河、奎香、树林、荞山、龙海、牛街、柳溪、洛旺等乡镇,以承包耕地减去退耕还林等占地后的实有耕地为依据计算补贴的有龙街、钟鸣、两河、小草坝、海子等乡镇,两种不同的计算依据基本上保证了应补尽补。二、农机补贴及产业结构调整以奖代补情况(一)2008年农机补贴情况。全县任务30万元,计划购置200台,实际完成129台,每台由县财政配套补贴1000元,合计配套资金12.9万元,实际完成中央补贴32.67万元,共完成45.57万元。(二)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奖代补涉及8个乡镇,第2页共4页调整的产业主要是柑桔改良,油菜种植、蚕桑种植和能繁母猪养殖等。由于种种原因,除油菜种植由农业局负责40万元资金育苗分别发给小草坝、牛街、洛旺部分村的农民栽种,每亩10元的秧苗补助。其余柑桔改良、蚕桑种植和能繁母猪养殖都待在今年兑现。三、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