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成长”学习心得“亲子共成长”学习心得20xx年4月17日上午在淄博师专附中操场,由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心理安康指导中心高级讲师马老师就“亲子共成长”家庭教育,为数百名家长讲授了生动、精彩的一课。身为家长的我受益匪浅。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让孩子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和老师最关注的话题。心理教育专家给了在座的家长最实际的指导和建议,让我和许多家长一样,在教育孩子中,得到了许多的启发。现结合本次讲座谈一下几点体会: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既是挑战更是一种责任!但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贵在坚持。亲子关系只有在交流过程中变得更加的融洽,孩子心里想什么我们并不是什么都能猜得出来,更多的时候需要他向你倾诉,你就会发现问题。除了学习上的事情,学校的事情以及身边发生的一切等等,都可以交流。父母能常常亲热地与孩子交流,孩子有心里话才会对你说,你才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做出正确的引导,同时在交谈中把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传达给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也是永远的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一定要以身作那么。让他明白与他人分享是快乐的,懂得哪些行动能表达自己的孝心。将他们看成是独立的人,平等的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在成长中不断发现、培养、开发孩子天赋中的特长,将表现出来的缺点和缺乏及时在融洽的气氛中指出、更正,同时对他们的长处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树立自尊、自信,也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一点一滴的改变和进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活泼开朗,勇于进取的性格,别吝啬表扬,它能使孩子充满自信。用最大的耐心启发、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不能刺激孩子脆弱的上进心,对待孩子的错误不必大声呵斥,甚至武力解决,造成孩子心灵上的伤害,甚至产生抵触或叛逆心理,应该及时指出错误,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处理,家长不能过于溺爱孩子,一味的迁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我们要的是鼓励和赏识、尊重和理解,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家长学习的过程,我们只需要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并努力做到最好!13日上午,聆听了翟召博老师的青春期心理安康教育报告会,感触非常深刻,翟老师不仅谈了孩子青春期的教育,也谈了孩子学习意识的培养,为广阔家长做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心理指导。当今社会,青春期教育确实成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头等大事,教育得当会促进孩子的安康成长,否那么,就会挫败孩子的积极性,不利于孩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亲近孩子,拉近与孩子的间隔,以身示范,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家长应当在百忙之中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孩子,例如,一起散步,一起打球,一起郊游。通过与孩子共同的活动拉近与孩子的关系,为走进孩子心灵埋下伏笔。孩子对事情的认识与成人是有一定差距的,家长应当以身示范,给孩子做出典范,亲近邻里,处事大方大度,举止文明,讲究礼仪,孝敬父母,具有同情心,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话语权。青春期的孩子思想比较活泼,想法比较多,不定型,具有逆反心理,家长必须想方法走进孩子,学会聆听。孩子对很多事是由自己的想法的,当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家长必须有耐心,让孩子把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不要借口有其他事情要办而不容许孩子说话或者打断孩子说话(即使是错的),否那么次数多了孩子就不愿意与家长沟通,认为家长不尊重自己,产生无法挽救的裂痕。当孩子认为无法和父母沟通时,就会远离父母,找别人倾诉,变得无法教育。正确对待学习。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学习不仅为自己,也为社会。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一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工作奠定根底;另一方面,明确生活的改善,质量的提高是前人创造创造的结果,以后的进步还要靠我们。培养责任意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学习成绩,不看重学习成绩是绝不可以的,学习成绩是对前一段学习情况的检验,学习水平的反响。但是过于看重成绩,或仅仅看成绩评价孩子是非常错误的。孩子根底有差异,只要孩子认真学习,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