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页社区矫正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自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开展以来,自各地综治部门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社会治安情况明显好转,社会犯罪率逐步降低,这不仅有效地节省了司法成本,更符合我国当前形式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社区矫正工作作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优点在实践工作中已显露无遗,其法治的人性化以及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理念更符合现阶段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定团结的现实需求,也是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表现。推行社区矫正工作,是当前形式下我国政府职能部门转变执政理念、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促进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矫治、扶助和管理三项主要任务来开展,切实落实矫治措施,对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治措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社会志愿者的作用,体现整体效果,促使其尽快顺利回归社会。现阶段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牢固树立法治理念社区矫正本身是一个舶来品,在我国推行时间尚短,所以公众对这项工作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根据国外推行的情况来看,社区矫正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司法行政部门,而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它的本意就是要用社会的力量来矫治罪犯,改造罪犯。而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执法主体,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社区矫正、支持社区矫正、参与社区矫正。使他们充分认识得到社区矫正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他们支持和配合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自觉性,以切实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效性。开展社区矫正工作,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专门的司法行政活动,所以必须坚持法治原则与方法,强化法治管理意识,对于社区服刑人员必须依法加强管理,坚决做到不脱管,不漏管,尤其是必须强化社区服刑人员在刑意识。按照司法部的整体部署和要求,以及各地社区矫正工作的相关规定,工作中必须严格规范管理程序,细化管理工作制度,切实落实各项矫正措施,做到有章可循。通过入矫谈话教育这一环节,使社区服刑人员明确自己的在刑身份,端正态度,配合工作,认罪服判。同时,要向受矫者告知其权利和应遵守的规定,教育其在矫正考验期间必须服从矫正工作人员的管理,积极投入到自我改造。此外,在矫正方案制定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矫正对象要制定矫正个案,以便于充分有效地进行矫正管理。二、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思路第2页共4页第1页共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页社区矫正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应把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态度。进行社区矫正首先应以心理矫治为主,其他手段为辅。部分社区服刑人员由于遭受社会歧视等原因出现心理障碍,以致对工作人员的矫治行为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工作人员应在充分了解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矫正个案,通过谈话教育、充分发动其周围群众特别是其亲友来做其思想工作。必要的时候可以请求当地政府综治部门以及当地公安派出所进行配合,逐步缓解、矫治其心理障碍。特别的,对于重点人群必须定期进行走访以防止出现反复。对一些心理障碍较大的矫正对象,需及时联系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矫治。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两院两部”的要求,切实加强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各级司法部门要坚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上级主管机关的统一部署,不断总结和创新工作思路,严格依法执行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各项管理措施,防止出现脱管、漏管或矫正对象出现重新犯罪的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矫正对象必须予以人格上的尊重,充分保障其合法权利。不因矫正对象的特殊身份而对其歧视,让其感觉到社会的温暖,以更好地配合心理矫治。对其个人隐私要予以保护,不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