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标准一、原材料标准水泥1、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额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高强度混凝土和有关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映要求的的混凝土工程已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水泥。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和《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的有关规定。2、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的含量,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包括碱含量,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水化热。3、水泥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2)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品种和掺加量。(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易高于60℃.粗骨料1、粗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2、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粗骨料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岩石抗压强度.3、粗骨料在应用方面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粗骨料宜采用级配。(2)对于混凝土结构,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40mm;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小于31。5mm.(3)对于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粗骨料中的含泥量和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1。0%和0。5%;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标准损失不应大于8%。(4)对于高强度混凝土,粗骨料的岩石抗压强度应至少比混凝土设计强度高30%;最大公称历经不宜大于2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且不应大于8%;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5%和0。2%。(5)对粗骨料或用于制作粗骨料的岩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包括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粗骨料细骨料1、细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混凝土用海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的有关规定。2、细骨料质量含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还傻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上述指标外尚应包括石粉含量和压碎值指标,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不包括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3、细骨料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泵送混凝土宜采用中砂,且300um筛孔的颗粒通过量不易少于15%.(2)对于有抗渗、抗冻、抗压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沙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3.0%和1.0%;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3)对于高强度混凝土,沙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6%~3.0范围之内,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2。0%和0.5%。(4)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06%和0。02%。(5)混凝土用海砂应经过净化处理。(6)混凝土用海砂氯离子含量不易昂达与0.03%,贝壳含量应符合表中的规定。海砂不得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混凝土用海砂的贝壳含量≥C60混凝土强度等级C55~C40C35~C30C20~C15贝壳含量≤3≤5≤8≤10(7)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应符合表中的规定.人工砂中石粉含量(%)≥C60混凝土强度等级C55~C30石粉含量MB<1。4MB≥1.4≤5。0≤2。0≤7.0≤3.0≤C25≤10.0≤5。0(8)不宜单独采用特细砂作为细骨料配置混凝土。(9)河砂和海砂应进行碱硅反应活性检验;人工砂应进行碱—骨料活性反应检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砂。矿物掺合料1、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掺合料可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沸石粉、钢渣粉、磷渣粉;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掺合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有关规定,粒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