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一个实证研究VIP免费

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一个实证研究_第1页
1/19
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一个实证研究_第2页
2/19
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一个实证研究_第3页
3/19
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农业经济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一个实证研究许庆邵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劳动与就业保障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摘要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导致的土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受到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但是,本文从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这一经济现象。本文首先厘清了土地细碎化与农业产出、农地的有效利用、种植业的多种经营、农业生产风险和农产品价格风险的分摊或规避,以及劳动力利用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的存在给农民的收入水平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但是,虽然土地细碎化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但在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以及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前提下,我们并不能因此而置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的合理性。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细碎化农民收入AbstractThegoalofthispaperistostudythelandfragmentationbroughtuponbytheHouseholdResponsibilitySystem(HRS)fromtheangleoffarmer’sincome.Atfirst,thepaperistoclarifytherelationshipsbetweenlandfragmentationandagriculturaloutput,theefficientuseofruralland,multiplefarming,therisksharingoraversionofagriculturalproductionandagriculturalproducts,anduseofagriculturallabor.Then,throughtheempiricalevidence,thenegativeeffectsoflandfragmentationonfarmer’sincomeareachieved.But,althoughthenegativeeffectsoflandfragmentationisobvious,theexistenceoftheHRSshouldnotbediscreditedduetothebackwardsocialsecuritysysteminruralChinaandtheintersectedmarketbetweenruralandurbanlabors.Keywords:HouseholdResponsibilitySystemLandFragmentationFarmer’s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Income一、引言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以均分土地使用权为目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取代了人民公社,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基础组织形式,原有的集体化大生产被瓦解,农户成为最小、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这一制度的变迁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作出了贡献,因此,很多学者(MacMilliam,WhalleyandZhu,1989;Lin,1992;HuangandRozelle,1996)都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实施避免了人民公社社员“搭便车(free-rider)”的现象,极大地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由此而激发的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持续高速增长的首要原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农业生产出现了徘徊的局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乏力,城乡收入的差距持续扩大,超过了改革开放之前的水平1,导致了人们开始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质疑,特别是在最近的十多年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批评这一制度,其中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就是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导致的农业用地细碎化(landfragmentation)造成了农业生产的规模不经济,降低粮食产量,有可能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负面的影响。所谓土地细碎化,就是农户将不得不经营分布在家居周围,相互不连接的,但在一定合理距离之内的一块以上的土地。它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传统的因素2,可能是来自于资源的稀缺性(即人地比例的关系),也可能与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有关。土地细碎化这一经济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在唐朝中期就出现了3(Chao,1987)。但是,最早意识到土地细碎化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主要特征之一的是Buck(1938)。解放之后,由于人民公社的建立,采用集体化大生产,人民公社成为生产的组织形式,这一经济现象才暂时在中国的农业生产中消失了,但随着“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这一经济现象又再次出现了。由于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根据其质量的差异,好坏搭配起来,按照公社中人口的数量被均分。据调查,我国在2003年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7.517亩,户均有土地块数5.722块,平均每块大小为1.314亩,其中东1在1978年,城镇与农村家庭收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一个实证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