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期末联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10每题1分,11-30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关于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②精细胞、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③肺炎双球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DNA④硝化细菌中因为含有叶绿体,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2.同位素示踪法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B.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所有的大肠杆菌都会有放射性C.用3H标记的亮氨酸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能说明蛋白质不进入细菌细胞3.在夏季中午光照最强时,叶肉细胞内3-磷酸甘油酸、RuBP、ATP短期含量应变化为()①3-磷酸甘油酸含量升高②3-磷酸甘油酸含量降低③RuBP含量升高④RuBP含量降低⑤ATP含量降低⑥ATP含量升高⑦ATP含量不变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⑦D.②④⑤4.某研究小组在25℃、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实验,测定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等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B.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C.可分别用本尼迪特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性糖含量D.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含量将增加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并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C.细胞溶胶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6.一种植物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一株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涉及()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激素调控②细胞分裂、脱分化、再分化、组织器官形成③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④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③7.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①携带遗传信息②上面有密码子③能转录产生mRNA④能进入核糖体⑤能运载氨基酸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8.粗糙型链孢霉是一种真核生物,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已知孢子大型(R)对小型(r)为显性,黑色(T)对白色(t)为显性。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不考虑变异,abc的基因型相同B.图中c的染色体数目与合子相同C.图示全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D.①②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9.以下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神经元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有离子进出B.要想验证促性腺激素对鸟类繁殖活动的影响,需要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C.根向地生长和茎背地生长综合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是相反的10.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体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11.肺炎双球菌体内的核酸彻底水解后,可得到()A.4种脱氧核苷酸B.8种核苷酸C.1种五碳糖D.5种含氮碱基12.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15N与含15N的DNA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需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