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神奇的莫力达瓦座落在大兴安岭东南脚下,地处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交汇带,临嫩江西岸。东南与黑龙江省隔嫩江相望,西北与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接壤。莫力达瓦旗达斡尔族自治旗这块莽莽森林与绵绵山川相连、与茫茫草原相拥的1.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活着以达斡尔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蒙古、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等19个民族,三十万人民。达斡尔族自崇德年间迁居嫩江流域。康熙二十八年在旗后宜卧奇村设布特哈总管衙门。自此,这里成为布特哈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远在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祖先的生息活动;商、周、春秋时期为古貊活动区;秦汉、三国时期为夫余人属地;南北朝时期为乌洛人居住地;五代后,契丹人统一北方建辽,经考证达斡尔族为契丹人后裔;金代女真族在这里筑起达里带石堡;元代属成吉思汗三弟帖木哥斡赤斤封地;明初为福余卫属地;清初,为宁塔昂帮章京管理地。莫力达瓦山清水秀,林地繁茂,野生动植物繁多。境内有大小河流56条,年径流量147.4亿立方米,嫩江、诺敏河流经旗域。嫩江是流经我旗的最大河流,旗境流域面积4760平方公里。自治旗旅游资源丰富:那神韵独具的雷击石、美丽传说的金长城、开满映山红的莫力达瓦山、建于康熙年间的布特哈八旗斡包山以及体现民俗风情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等;经过普查确定的名胜古迹、古文化遗址有金代长城(主壕长22公里随着尼尔基水库建设工程的结束,莫旗拥有511平方公里的湖面,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优久的民族文化更加丰富了莫旗的旅游魅力。现在当地已经加大招商引资和旅游促销力度,加快环湖基础设施建设,把莫旗建成东北地区旅游度假胜地,建成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天然博物馆,把尼尔基建成民俗生态旅游城市。将形成南连哈尔滨、齐齐哈尔,东接五大连池,北至毕拉河、嘎仙洞,西通呼伦贝尔草原的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由园门向东,就来到半径45米的园型休闲广场,广场中央挺立着高大的园柱形民族图腾柱,柱身四周塑有达斡尔族曾崇拜的原始图腾物和历史生产、生活场景,画面精美,历史感强民族特色鲜明。柱顶一只雄鹰(海东青)昂首振翅,博击长空,意寓勤劳、勇敢、聪明的达斡尔族及莫力达瓦人在新世纪向着美好的未来奋力腾飞。环绕图腾柱是反映达斡尔历史上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大轮车、弓箭、摇篮、神鼓等器物和饲养的羊、狗等。两侧达斡尔族历史文化墙,艺术地再现了达斡尔族的历史神话传说,展现了达斡尔族人生产、生活、体育、娱乐和驯鹰各种活动场面。现代气息浓重曲棍球比赛的多功能广场,为举行大型庆典和赛事活动提供了场地保障造型新颖的浮白色观礼台,曲棍球场绿草如茵,能完全适应正规比赛。无名英雄纪念碑屹立民族园东南,高大肃穆庄严,上嵌钢板雕塑,塑有清初至今数百年来达斡尔族抗击沙俄抗日御敌、解放战争等浴血奋战的英雄群像,碑文介绍了达斡尔族等莫力达瓦人民为保家卫国、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而做出的卓越贡献,寄托了后人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追思,是进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传统教育的理想去处。园内有仿建达斡尔族在黑龙江流域居住并进行过抗俄惨烈战斗的雅克萨古城(缩建一角)。民族历史传说、英雄人物塑像竖立在山路两侧。民族园东侧最高处是源于清初的布特哈八旗敖包,每年春秋两季达斡尔等族同胞在送里举行大型察祀活动。站在斡包山上,民族园全景一览无余,群山绵延,纳文湖烟波浩渺尼尔基镇高楼林立、水利枢纽大坝巍巍,建于金大定年间的金边堡蜿蜓逶迤,述说着莫力达瓦古远的历史,西边人工林、青松、桦柞郁郁苍苍。把酒临风,使人心旷神怡,浩然之气悠然而生。在达斡尔民俗村,原滋原味的达斡尔族民房(三间、二间各一栋),东西介简两厢木质仓房,四周柳编篱笆墙,整个园落自然和谐、古朴亲切。进入屋内,浓郁的达斡尔气息扑面而来,南、北、中三铺热炕,门窗、隔扇雕刻精美。达斡尔族传统美食,使您胃口大开,吃手把肉、饮巴特罕酒、观赏民族民间歌舞,酒酣耳热之际,与之同歌共舞,其乐融融。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后,民族园周边将形成大小不等的半岛,届时纳文湖碧波万顷,山光水色,美不胜收。游船泛湖,水上娱乐中心、旅游度假村等多处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