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精品资料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发展论坛报告作者:牛正乾整理单位: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2003年3月22日,为期三天的“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前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先生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以下为部分嘉宾发言实录:--------------------------------------------------------------------------------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并介绍到场嘉宾主持人:尊敬的成思危副委员长,龙永图副部长,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发展论坛现在开始。出席今天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证监会、保监会、高盛亚洲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金融大学等金融界领导专家、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领导,以及新闻界数十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欢迎和感谢。中国的资本市场如果以沪深股市的创立为标志,至今已经走过了12个春秋,上市公司从最初的十多家发展到了今天的一千二百多家,上市公司几乎囊括了我们国家产业中的精华部分,大部分行业的排头兵企业都是上市公司。通过12年的发展,证券市场不仅初步实现了当初帮助国有企业脱贫解困的初衷,而且对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更新企业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乃至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制度改革和环境改革,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两会上,朱熔基前总理在正式报告中也多次提到,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对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新兴的、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会计信息失真,审计和行政监督乏力,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有关诉讼机制还有待完善等等。但是,我们大家都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而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这些问题怎么解决,通过什么方法解决,在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比较有效的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性,应该通过什么方法、到何时才能从当前的弱势效率市场提高到强势效率市场?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是我想,如江主席在前不久指出的那样,关键点还在于,需要通过开放来促进改革,通过开放来促进发展。实际上,三天以前,QFII实施细则的出台,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有鉴于此,中国日报、证券日报决定联合举办本届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发展论坛,希望通过提供一个平台,请有关领导和专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一点贡献。下面,请大家欢迎本届论坛的主办单位之一,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周庚鑫先生致辞。--------------------------------------------------------------------------------中国日报副总编辑周庚鑫先生致辞周庚鑫:尊敬的成思危副委员长、龙永图副部长,女士们、先生们,很荣幸我们中国日报·金融周刊能够和证券日报一起来主办这次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与发展论坛。我不是资本市场问题的专家,但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对这个课题有浓厚的兴趣,在今天的论坛上,我们将会听到长期从事这一课题研究的专家和政府官员的真知灼见,相信这次难得的聚会不仅会对如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和国际资本的融合作出积极客观的讨论和展望,也将为到会的各位对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课题交换意见、互通信息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这次论坛以开放、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非常切合今天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市场开放领域越来越广阔,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的发展给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也越来越成为国际投资的理想国家。今天的中国正以开放的态度欢迎国际资本的进入,国际资本也比以往任何时候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进入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企业和国际资本的合作成为必然的趋势。国际资本和中国企业的共同发展已经成为富有远见卓识的国际金融投资机构的战略选择。这种合作将为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