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城乡低收入群体现状调查与思考刘源1一、调查背景及目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溢彩流光的宽阔街道,宛若公园的住宅小区……毋庸置疑,中国的城市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城市美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然而,在繁华都市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另外一群人———城市低收1刘源,四川大电子信息学院,学号:,任课老师:,上课地点时间:,电话:15882219795,电子邮箱:358182797@qq.com。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入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我们每天都迎接着新的挑战,经济高速地发展,带动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的发展,然而在这样一个前进的过程中,总有没能受益的广大底层工作者,也就是城乡低收入群体。他们默默地在基层为社会做贡献,他们的工作并不引人注意,而获益往往也是最不引人注意的。所以我调查了这部分群体的现状。调查发现,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窘迫,仅有的收入只能维持温饱,他们常常为看不起病而犯愁,高楼大厦更是“黄粱一梦”。而政府现有的救助力度有限,保障也是杯水车薪。二、调查方式走访暑假我所在的城市,从我的观察中、向市民询问中、从媒体网络资料中调查低收入群体的现状。具体的方式可以分行业来说:不同行业的低收入群体,他们不同的生活现状,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真实状况。从某些个别的经历着眼,由个别看普遍,真正找出解决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方法。第3页共8页第2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8页三、调查内容场景1:城市建设者——烈日下的建筑工人,造楼没楼住目前,60%的人低于1.9万元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现在,本市仍有17万户居民的人均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他们靠吃低保来维持生计。2009年市民最低生活保障为430元。从他们那里都能总结出这样一句话“都靠打工勉强度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来到了秀峰里小区,由于天气炎热,小区内有很多居民三五成群在荫凉处下棋、聊天。在这里,我还见到了正在施工的农民工人,他们从来没有什么高温假或者防暑措施,个个都是顶着烈日干活的好汉子。钢管搭成的脚手架上,偶尔有人在上面攀来攀去,没看到什么安全措施,绿色的防尘网里,也是随时掉落大小不一的碎石泥块。虽说施工没有多少条件给人舒适的工作环境,但是过少的安全防护措施,增加了工人们的危险系数,全国每年大大小小的工地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已经很多黑心老板被处罚,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建筑工人这一行业还是吸引着很多人,特别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朋友们。在施工地里,还有一些用小推车甚至小挑桶运输建材的人们,这么热的天,他们是光着上衣暴晒在烈日下,阳光已经将他们的身体晒黑,汗水已经将他们的身体包裹,闪闪发亮,这是怎样一个牺牲换来的工钱啊!于是我等了一会儿,到有人出入工地时,我便询问了几个人“像你们这样辛苦的工作,那一月挣的钱肯定不少吧!”,“我们没什么文化,在城市里打工只有靠仅有的一点体力挣钱,都是血汗钱,那有什么很多,只够养家糊口的……”有位工友说到,虽然他没有说具体多少,但从我后面的查证中,得知具体都在1000左右,这样的付出和收入,差距实在太大。我还在天桥下的阴凉处碰到一位正在这里乘凉的农民工,我和他一起坐着聊了会儿,得知我的身份是学生和目的后,他向我讲述了他的经历,应该是难得有人听他的倾诉吧。这位年近50岁的老汉,看着比他的年龄老许多,一个一辈子都靠自己双手过活的老实人,为了家人的生活不得不这么大岁数还来干这些粗活。他们家是农村的,儿子也没有读多少书,没工作几年,现在在小企业打工,每月也就1300左右的收入,他的妻子至今仍在农村里务农,为这个家操劳着,加上有个老人要照顾,所以妻子不能像他一样出门打工,一家人过得紧绷绷的。他说:“现在最让我担心的是,我和家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个像样住的地方了,如今房价涨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