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考试焦虑案例分析报告阿旗计生服务站张淑花摘要:求助者在初三的一次数学考中因紧张焦虑,以致考试成绩和期望相差甚远,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出现了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症状。心理咨询师经过收集基本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测试,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了其非理性观念,求助者的焦虑情绪有所好转,睡眠得到改善,并尝试将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一、一般情况某女,16岁,初三学生,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与父母同住,父母为国家干部,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无精神病史。二、个人成长史求助者从小乖巧听话,做事按部就班,性格内向,追求完美。家庭和睦,父母对她非常疼爱,要强的妈妈一直为其灌输“只有考进重点班才有考上好大学的希望;只有考上好大学将来才有出路”的思想。她一直很努力,从小学到初二,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异。三、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一个月前的月考因紧张成绩不如人意,出现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个人陈述:“我每次数学考试前都很紧张,前一天就开始担心,害怕,怕考不好,怕失败。考试的前一天我也要复习得很晚,常常在该睡觉的时候不能很快入睡,有时要过上一、二小时后才能睡着。每当考试进教室时,我都会很紧张,心慌,全身绷紧。我在考试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只要遇到一个直观不会的题,脑子里一片空白。事后发现自己也不是不会,就是考试发挥不好。我以前学习都还可以,成绩处于班级中前几名。一个月前考试发挥失常没有考好,数学成绩明显下降。老师批评了我,认为我不行,退步了,我也觉得很难过。回到家后,妈妈也批评我,认为我学习不努力,不上进,关键时候掉链子。以后每当数学考试就开始担心成绩,怕发挥不好,怕被老师批评,又怕辜负了爸爸妈妈。但结果却又是发挥不好,考试成绩再度滑坡,以后心里就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担心。不久就要中考了,这可是决定我的前途的考试,要是再考不好,就完了。四、咨询师的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身高1.65米左右,身材苗条,衣着整洁,谈吐清晰条理,有礼貌,情绪略显焦虑,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问答自如。父母反应求助者从小听话,聪明、做事能干,学习不用多操心。进初中后成绩曾遥遥领先,后来不知为什么考试思想总是不集中,老是考不好。五、心理测试结果及分析选择测试为SCL-90、SDS、SAS。1、SCL-90测试个因子分如下:2、焦虑2.4,抑郁2.0,其他因子分均低于1.6.。3、SDS:标准分50.4、SAS:标准分60,根据心理测试数据,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焦虑情绪。诊断的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知情意是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求助者的症状持续时间一个多月,为短程;心理痛苦自己摆脱不了,需借助咨询师的帮助才能摆脱,为中度痛苦;学习基本正常,仅仅影响考试,社会功能为轻度受损,内容未泛化,根据进一步的观察了解,可以排除神经症的诊断。3.求助者经历的现实刺激为一般性的,非较强烈的,内心冲突属于现实意义的,病程短,强度轻,内容未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4.心理测验的结果支持本诊断。六、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程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