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企业介入供应链管理的策略研究董千里副教授摘要:运输企业应当以第三方物流身份介入客户供应链管理,这是物流专业化的具体体现据此提出运输企业介入供应链管理的市场定位策略、供应链切入策略、第三方物流方案设计策略、物流业务流程重组策略以及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策略。关键词:运输企业策略研究市场定位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0前言物流高级化的发展倾向于现代管理理论的综合运用,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供应链管理理论、集成管理理论和企业流程重新设计(BPR)理论。中国运输企业从单一的运输项目逐步参与所服务用户的采购、包装、装卸、仓储、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等项目的集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寻求适当的物流通道及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经营主体在市场机制下的最佳组合以适宜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平台,最终将体现各类物流活动集成化运作的供应链管理。把握在最新管理理论支持下物流事业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掌握相关理论促进物流管理在中国各个领域中的实践,这是当前研究货物运输业发展趋势的一项重要任务。1物流提供者的市场定位策略从简单的局部的物流服务项目向网络化的物流服务项目,或向系统化的物流服务方向发展是一个趋势,这一趋势不仅道路运输经营者应予以关注,其它运输方式经营者同样也应当关注。不同物流服务的层次性实质显示了物流经营单位数量及服务水平的金字塔结构。1.1局部物流定位策略局部物流服务者是以提供单项物流服务为主,针对特别的单项服务、专业化服务具有大的、不确定和有限的客户圈。诸如公路、铁路、水陆和航空运输,冷冻食品和危险品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服务等。在这一领域,除冷藏、大件、危险等特种货物运输外,一般均为小企业、个体运输经营者。目前单一物流功能如普通货运属买方市场,加之经营者与用户关系不稳定,其核心业务特色不明显、核心技术的专用性不强,服务方式极易于被模仿,大量的经营者提供着相近的服务项目,极易受市场波动的大冲击。而采用冷藏、大件、危险、轿车等专用车辆运输经营方式,需要有较大投入和一定的回程业务组织能力竞争者相对较少。1.2网络物流定位策略网络物流服务者提供以网络化组织为基础的开放式物流服务系统,具有很大的客户圈,市场对服务数量的要求变化也很大。诸如零担、专递、包裹快递和联运代理服务等。这类系统有信息技术支持和一定的网络组织为基础,单一小企业一般不能独立进行。一定网络化(组织网络、信息网络)规模的经营者其市场独占性较强或市场占有率较高,受市场波动冲击一般也比较小。具有较完善网络体系的此类经营者不多,目前一般是少数大中企业为经营主体,或在核心企业面对用户的基础上,其周围联合起众多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个体经营者协同作业,以构成异地运输网络满足用户各种需求。1.3系统物流定位策略与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同的是,系统物流服务者所提供的是封闭式物流服务系统,服务项目以特定用户或极为有限的客户需求为主,也可以同时面向社会用户提供服务(如回程利用)。此定位策略注重企业间战略同盟、业务伙伴关系的建设,以及与用户长期经营关系的确立。这类经营者一般具有物流中心、配送系统等或能掌握此类系统的运行控制。这类服务注重专门服务对象,特别强调有效的用户响应,注重与用户的长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并通过信息技术、信息共享等实现与客户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客户的业务发展到哪里,基于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服务就提供到哪里。由于供需双方关系比较稳定,一般受市场冲击较小。目前此类物流服务经营者较少,在中国主要是合资的物流(后勤保障)企业并主要服务于三资企业性质的制造商,其原因是此类物流服务属于典型的第三方物流,其服务的供需双方在意识上、行为上、利益上均能接受这种“双赢”服务方式。国内部分运输企业已开展相应服务方式,一方面应用技术及服务水平尚待加强,另一方面所服务的工业、商业企业应以新的观念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将供应链管理流程重新设计并交第三方物流去完成。中国面临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需要发展的重点是网络物流服务和系统物流服务,而在这一类服务中要体现强烈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意识。2进入供应链的切入策略2.1切入者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