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房产的经济学分析张五常张五常新浪博客山雨欲来风满楼(2010.06.15)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是到了多事之秋。最近听到或读到的消息不是那么好。环绕着劳动市场与楼房政策的话题,言论太多,北京的处理看来有点乱。今早一位朋友传来一篇台湾传媒之作,没有说明出处,关于富士康的大话题,据说目前在台湾吵得热闹。我还没有足够的资料分析这件事,但感受上郭老板的激烈反应对中国今后的工业发展会有深远的影响——山雨欲来也。三连跳,他把富士康的最低工资提升百分之一百二十,仿效着一九一四年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发明的绝技。以下象棋作比喻,这是走一着「沉底穴」,北京的朋友要抢先把车平五(一笑)。这里要分析的是内地房地产的问题,又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言论太多:什么物业税、资产增值税等复杂话题无日无之。深圳的楼价应声下跌:该市四月楼价急升,五月成交量急降,六月开头十天楼价下降了约百分之二十。跌得急,相当一般性——不限于某些「边际」之区。几天前读报,说北京的楼价「下跌」是假跌,想来这篇专栏发表时会弄假成真。上海的朋友说楼价还没有跌,只是成交甚少,卖盘有增加。若如是,上海也难逃一跌。深圳下降了百分之二十,报道说还会再下降百分之二十。这类推测是看风水,历来不可靠。问题是,如果楼价上升了百分之一百,下降百分之五十是打回原价。如果深圳的楼价再下降百分之二十强,就打回两年前不少人叫救命之价,地区政府纷纷说要抢救楼市的。二十多年来,这样的楼市过山车在神州大地没有宁静过,继续下去,总有一次会出轨闯祸!我要在这里向北京的朋友解释资产价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深的,但逻辑与概念要拿得准才能掌握。今天的后起之秀一般没有学过。让我分点说吧。一、资产的价值是财富。财富与资本相同。费雪的正确方程式说,财富是收入以市场利息率折现的所得。这里说的收入不是短暂的,而是长线或永久性的收入。是预期的收入,预期有变,或利率有变,财富会跟着变。很明显,可以影响收入预期的因素多得很,而今天内地的利率不是市场利率,是央行不断地左右着的。无从预测的因素那么多,加上有通胀或通缩的可能,上述的收入与财富关系的简单方程式有难以处理的变化,但我们不要见这些变化近于无从掌握就轻视这方程式。此「式」也,怎样蹂躏也是个重要的看经济增长的角度,概念上没有错,问题是要怎样用、怎样处理变化。这要讲用者的看家本领了。财富是收入以利率折现,利率不变,收入上升财富上升。倒转过来也对:财富上升会导致收入上升。例如外资在中国下注,使地价上升,跟着外资什么也不管,只要地价升后不跌,中国人民的收入早晚会上升。这是因为财富的增加会促使市场运用财富来增加中国本土的国民收入。二、无论是收入决定财富还是财富决定收入,一个国家的财富当然是愈高愈妙。房地产之价是国家财富的一部分,是重要的一部分。那么房地产之价是愈高愈妙吗?非也!因为土地使用有需求弹性系数的问题,政府约束某些用途的土地供应可使地价的总值提升,即是使房地产的总财富提升,但国家整体的财富却可能因而下降了。这里涉及的是重要话题,同学们要细心跟进。资源或资产有多种,房地产是其中之一,重要的。人力资源(包括脑子的知识)也是资产,可能更重要,虽然没有奴隶市场人力资源只能以工资收入在市场交易。概念上,我们还可以用人力的收入以利率折现而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财富看。三、以理论解释作示范,我们不妨假设一个经济只有两项资产:房地产与人力(包括知识)资产。这样看,一个国家争取这两项资产合并的财富当然是愈高愈妙了。两项其中之一愈高不一定愈妙,二者加起来的财富总和愈高则愈妙。后者是社会收入总和的极大化的一个必需条件。四、上期文章我指出,房地产是财富累积的仓库,人力(体力与脑子的知识)也是财富累积的仓库。我也指出,土地资产的有效率使用,要点是算进了有关的社会成本后,在同区内不同用途的土地应该地价相同。然而,因为上文提到的需求弹性系数的左右,这样的地价相同不一定会达到最高的总地价。倒转过来是说,假设国家只有土地与人力两项资产,总地价最高(土地的财富最高)不一定协助国家整体的总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