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开启孩子幽闭的心智——2013年参加省康进修学习情况汇报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为期两个月的进修学习生活已经顺利结束了。首先,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关怀和支持,给了我这次进修学习的机会。在这短短的60天里,我认真学习和思考,对聋儿康复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些系统的认识。下面,就将我的学习情况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做一汇报,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这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聋儿主题活动和个别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首先,我先讲一下康复中心孩子们的一日活动流程。(一日活动流程表见附1)(一日生活各环节@1)从时间来说,早上九点入园到下午五点离园,孩子们一天的生活围绕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来展开。其中一个班安排两个主题课老师、两个单训老师、一个保育员:主题课老师全程负责孩子的一日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单训老师一天个训八个孩子,每个孩子半小时;保育员负责孩子们的喝水,吃饭,午睡等。中午十二点到一点,教师午餐;一点到两点,教师办公。每周二、周四的中午,教师业务培训一个小时,由社区部专人负责。一、主题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主题活动概况(@2)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是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在全国进行全面康复模式推广的试点之一。中聋在全国选取了五个省市,其中省康复中心是实验教材的实施者之一,使用的教材是由中聋编写出版的,推广试用近两年,教材还在试用完善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有《听障儿童综合活动示范教学指导》(教师用书)和《听障儿童综合活动画册》(学生用书)托、小、中、大班各上下8册。2.编写原则(@3)聋儿首先是幼儿,幼儿需要的一切他们都需要。所以编排的教材也是向普通幼儿园的模式靠齐,以《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特点及积累的教学经验实施教学,既考虑了幼儿学习需要的普遍性,又考虑到聋儿生理的特殊性。虽然聋儿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但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听障儿童的全面康复,让孩子回归到主流社会。3.教材结构中聋的这套教材,结合聋儿教学活动整合观和幼儿园整体性和谐发展编排课程,根据聋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要,把他们的学习发展分为艺术、语言、科学、健康、社会五大领域,大胆尝试主题活动,逐步培养聋儿身体、情感、个性、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4.领域教学目标体系(@4)在进行主题活动设计时,首先确定一个整体的目标体系,聋儿与正常幼儿一样,五大领域的活动和正常幼儿园的融合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突出的是全面发展,康复监控。根据聋儿的发展特点,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更加细化,教师可依据学期总目标,参考孩子的实际情况层次的深浅不同,按需求选择制定。然后根据目标方向,聋儿的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兴趣等,确定教学主题。教学主题可分为学期主题、月主题、周主题、一日活动等。主题确定后,教师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动,使主题活动更具开放性、灵活性,以达到聋儿在身体、情感、个性、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课件)如中班的周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种子发芽”,通过语言“捡豆豆”,科学“种植豆豆”,音乐“豆瓶交响乐”,体育“踢豆袋”,计算“给豆豆分类”,美术“豆贴画”等学科的渗透,完整地把认识豆豆、种植豆豆、观察豆豆的环节贯穿其中。聋儿学起来很感兴趣,内容连贯使他们易于理解、接受,我们的教学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5.主题活动的实施(1)教师的配备省康的主题课配备两位老师,一个主班老师一个配班老师。主班老师上课时,另一个负责看着孩子,随时准备和孩子们一起接受主班老师的提问、动作示范等,要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配合主班老师很好的开展主题课教学。每周轮换一次主配班老师,下周另一位老师主班时,提前做好下周的教学计划、区角活动设计等。(2)主题课活动的时间小班15-20分,中班20-25分,大班25-30分,上课时间由主班老师自己把握,因为整个康复中心有统一的时间安排表,但没有打铃设施。本中心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班,每班大概20人左右。各班依据孩子年龄特点开展主题活动并按一日活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