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违规警示录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2011年12月编者按为进一步提高中小板公司规范运作和诚信建设水平,我部特选编了中小板公司违规案例,同时汇总了新闻媒体通报的一些证券市场重大违法违规案例,并将持续更新,供各中小板公司参考。请各中小板公司及时组织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以此为鉴,完善制度,强化约束,不断提升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水平,为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长期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目录一、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3二、关联交易违规............................................7三、对外担保、资金拆借违规.................................11四、违规买卖上市公司股票...................................14五、募集资金使用违规.......................................19六、股权变动违规...........................................23七、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承诺、未勤勉尽责...........27八、定期报告、业绩快报及业绩预告披露违规...................30九、其他信息披露违规.......................................34十、媒体通报的证券市场重大违法违规案例.....................361、原中山市长李启红内幕交易案...........................362、天山纺织内幕交易案...................................383、绿大地欺诈发行案.....................................394、基金经理韩刚老鼠仓案.................................415、汪建中操纵市场案.....................................426、陈国生短线操纵市场案.................................447、广东中恒信“抢帽子”操纵案...........................468、刘宝春豪赌高淳陶瓷案.................................48一、控股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一)实际控制人指使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1、中捷股份(002021)自2006年起,中捷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指使公司相关人员多次向控股股东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划拨资金。截至2007年12月31日,违规占用资金余额达16,985.54万元,公司对上述事项未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直至2008年4月21日才全部归还所占用资金。中捷股份的保荐代表人未能勤勉尽责地督导该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会计核算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严格按照《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根据《股票上市规则》,深交所对中捷股份、中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公开认定中捷股份董事长和财务总监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并视违规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公开谴责和通报批评的处分,对保荐代表人给予通报批评的处分,并记入诚信档案。2008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决定对中捷股份及其原董事长、原财务总监实施行政处罚,并认定原公司董事长为市场禁入者,5年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或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二)控股股东通过控股子公司和中间公司违规占用资金2、德棉股份(002072)德棉股份控股股东山东德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棉集团”)存在大量占用德棉股份资金的行为。从2007年2月开始,德棉集团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州瑞杰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杰置业”)和中间公司——德州华海科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海科贸”)大量占用公司资金。其中,通过瑞杰置业2007年8-12月月均占用资金为4424.60万元,2008年1-5月月均占用资金为6581万元;通过华海科贸2008年2-5月月均占用资金为1489.90万元。截止2008年5月德棉集团占用资金余额为7912.24万元。公司对上述事项未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德棉集团直至2008年5月28日才全部归还所占用资金。德棉股份的保荐代表人未能勤勉尽责地督导该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会计核算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严格按照《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根据《股票上市规则》,深交所对德棉股份、德棉集团给予公开谴责的处分,公开认定德棉股份部分董事、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