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民族地区实际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各民族的和睦团结和共同繁荣,对于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定不移抓发展,全力以赴促和谐,全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更加艰巨而繁重。我们必须立足宁夏的实际,以建设和谐宁夏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狠抓第一要务,夯实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民族地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宁夏各族人民的迫切愿望,是我们对全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这几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放松,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科教兴宁战略、人才强区战略和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由*年的*亿元跃升到*年的*,翻了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元;地方财政收入由*亿元增长到*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到*元、*元。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宁夏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仍处于一个攻坚克难、爬坡追赶的发展阶段,经济欠发达仍是我们最大的区情。我们要站在全国第1页共6页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自觉地把差距看作潜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勇于赶超的精神,自加压力,奋起直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奋力拼搏中实现新的跨越。要抢抓各种有利机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突出发展工业,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雄厚而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劲动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基础等多方面的原因,宁夏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落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依靠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加重视科技的支撑作用,更加重视教育的先导作用,进一步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大发展、快发展。这几年,我们坚持把科技作为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劲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大力推广工农业先进技术,加快科技人才培养,推进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特色产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贡献份额越来越大。“十五”期间,全区科技投入年均增长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了*个百分点,达到*%。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科技攻关、引进、推广和应用,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宁夏主要工业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优势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综合科技水平达到西部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左右。教育是民族地区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几年,我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立足于让各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