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川乡特色产业情况汇报栗川乡辖14个行政村55个村民小组,3583户,14645人,耕地面积25672亩(其中水田901亩),人均重收入2728.7元,属传统的农业大乡。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政府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乡实际,按照“东部烤烟西部桑、南部畜牧养牛羊、中部瓜采万元田、核桃覆盖奔小康”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努力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一是以创建多千田、万元田为突破口,狠抓示范园建设栗川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园建设,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按照市、县发展优质高效作物,创建多千田、万元田和“特色产业最大化”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立体栽培模式,成立了田庄村鑫源农业综合开发经济合作社,采取“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田庄、杜公等村建成田、林、路、水、渠综合配套的2000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在该园区建成5个展示示范园。一是建成600亩的苗木花卉展示园。栽植苗木三大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30多个品种60多万株。二是建成100亩的优质葡萄苗木培育示范园,培育的品种有桑田尼、红富士、巨峰、户太8号等。三是建成100亩的露地蔬菜示范园。示范推广菜菜、果菜、菜粮间作套种种植模式,亩收入达5000元以上。四是建成150亩的新品种展示园。引进七寸红辣椒、日本雪莲菜花、紫甘兰、西甜瓜、微型番茄等新特瓜菜15个,优质大豆、鲜食玉米、黑玉米等新品种10个。五是建成立体化模式栽植示范园50亩。二是林业特色产业成效显著。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按照领导包村抓点、干部包社抓户的办法,坚持先规划、后施工、挖大坑、浇足水、栽好树的原则,在草坝梁区域建成1000亩核桃示范园1个,全乡栽植地埂核桃50万多株25000多亩,全面实现核桃整乡覆盖。三是烤烟逐渐成为富民的支柱产业第1页共2页20XX年在耿寺、石沟、吴湾等村发展烤烟2500亩,较去年增长700多亩,在石沟村建成了400亩烤烟集中种植点。,预计20XX年烤烟产值在2008年180万元基础上突破300万元,烤烟产业真正成为我乡一项富民的支柱产业。四是畜牧产业取得新的发展畜牧产业在2008的基础上,新建成村千头生猪养殖场24个,百头养猪场38个,全乡生猪存栏量达10410头,出栏8440头,生猪收入达840万元以上,建成万羽鸡场3个(田小虎、何向阳、陈小强),5000羽鸡场7个(王维生、郭红红、何建辉、王爱民、张瑞平、郭万里、李晓东)畜牧产业基本实现了饲养、收购、贩运一条龙服务;五是蚕桑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08年全乡共有桑园1200亩,主要分布在闫庄、栗亭等村,年养蚕140张,产值160万元,20XX新发展桑园400多亩,全乡桑园面积达1600多亩,年养蚕突破200张,产值达到240万元,独掌全县蚕桑产业半壁江山。六是加大培训力度,有组织输转劳务,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针对我乡劳动力充足剩余现状,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群众走“外出创业,务工增收”的路子,加大宣传力度,在全乡树立起了“小富即安不常安,走出农门财路宽”的思想意识,动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田间地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博击风浪;同时狠抓抓技术培训,乡劳务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维权培训,全面提升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截止目前,全乡共有组织输转外出务工人员3200多人,收入2600多万元。劳务输转已成为我乡富民强乡的一大产业。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