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考察报告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两型社会’是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紧迫任务,又是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提升湖南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郴州呼应全省发展战略,提出要争当我省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全面开展“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安排。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推动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最近,发改委组织市委先行先试研究中心、市政府经济研究室等部门,一行8人,在向罗生同志带领下赶赴长沙、株州、湘潭,对三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调研。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一)领导重视,各界支持,机构运作,是“两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一是三市领导高度重视。为抓好“两型社会”建设,三市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xx市专门支持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政策性文件达11个,出台为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有资源能源节约方面10个、生态环境保护方面7个、绿色建筑方面7个、城乡统筹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方面6个、行政管理方面5个、综合性政策方面4个。株州市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推广“两型”生活方式的意见》,2009年以“两办”的名义出台了加强“两型”宣传的文件,今年又出台了推进十大改革的文件。xx市涉及改革的文件共出台了14个。二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三市充分利用媒体和舆论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报道,为“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从机关、学校、社区、村镇、企业入手,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两型社会”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逐渐形成了符合“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三是三市都设立了专门办事机构。三市都设立了正处级或主要领导高配正处级的办事机构,赋予了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统筹“两型”社会建设的各项事务;都配备了20名以上富有战斗力的工作团队,xx市“两型”办编制更多达40名,设立了三个研究机构、三个专门办公室,实际工作人员高达60第1页共12页多人。(二)科学而操作性强的顶层规划设计,是“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一是规划的起点和水平高。三市都聘请了国内知名的研究机构开展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xx市以可持续发展城市、紧凑城市、生态城市、网络城市为目标,以两型指标体系为指引,将两型理念转化为组团式空间布局、嵌入式城镇布点、公交主导式综合交通、集约型产业组合等规划内容。xx市以建设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新能源装备和能源供应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环境优良、品位高雅、生活舒适的生态文明宜居特大城市。xx市围绕打造现代物流、职业教育、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四大产业基地,编制了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发展建设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实现了重点领域和重要地段的规划全覆盖。二是规划的覆盖范围广。xx市率先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覆盖”,市、县、乡三级监管,构建复合型、立体型、统筹型的规划体系,解决了各类规划互不衔接、难以落地的问题。xx市用了一年时间对试验区建设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完成了37个方案和规划编制。xx市花费2000万元编制了“两型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和11个专项建设规划,编制了“1+12”的改革规划,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三是严格按照规划指引开展工作,抓好落实。xx市将两型社会规划的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各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三)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显著的示范区,是“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成效的重要路径。根据国务院批复的综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共分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个示范区18个片区。xx市在2008年6月成立了大河西先导区,总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区570平方公里、起步区230平方公里。根据先导区大学和科研机构众多、高素质人才密集的相对优势,构建以科技为主线,以高端人才为支撑,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内生型经济发展体系,到2020年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