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作为20XX年全州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单位之一,州发改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廉政风险查找、监控和处置等关键环节,强化风险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作风监督,着力防止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形成覆盖全委、重点防控、逐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为更加有效地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风险防范教育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在委党组的带动和机关各科室、干部个人“三方”互动下,形成了全员查找风险点,人人落实防控举措,个个进行廉政承诺的新局面。㈠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领导机构,把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提到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岗位履职有标准,防控管理有措施,问责追究有依据”的工作思路,细化职责,强化实施,做到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落实。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了定期督查、评估、考核等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实行层级管理,确保了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㈡抓好风险防范教育。按照“激发动力,全员参与”的要求,以理想信念、党纪法规、业务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廉政风险防范教育;以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示范教育;以反面典型的教训为主要内容,开展了记警句、设警戒、敲警钟的警示教育。通过谈心活动、座谈交流、业务讲学等方式,调动了干部职工参与风险防范管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了干部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二、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查找风险点查找风险点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和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工作的基础,找准了风险点,预防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有效制定防控措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效防范。㈠梳理职权。按照“三定”方案核定的职能,针对各岗位人员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三个方面风险,围绕行政第1页共4页审批、行政执法、干部人事、财物管理等权利的行使,对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法定权限和运行流程进行认真梳理,绘制工作流程图,逐一确认权力行使的依据、界限和责任,为有针对性的排查廉政风险和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了依据。㈡排查风险。按照“自己找、群众帮、领导提、组织审”四个步骤,让干部查找“风险”,知道“危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一是把班子各成员和涉及权、钱、物等重点科室、重点岗位的人员确定为查找个人风险点人员,通过征求意见、自评上报、领导小组审定的方式,进行重点风险查找。二是对照全委69名干部职工和18个科室填写的《风险防范管理自查表》,进行风险分类确定。三是依照岗位职责,依照履职、执行制度的实际,分析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内容及表现形式,由班子各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分别写出风险评估报告。全委共查找出业务、政务和党务三类风险点165个,基本实现了风险查找“全覆盖”。及时将评估、确认的风险点、等级和防范措施汇编成册,并在党务公示栏进行公示。三、完善防控措施,抓好制度建设为使风险防范更具针对性、有效性,我委将查出的165个廉政风险点进行梳理、归类,根据风险点的成因、工作岗位、工作环节和可能造成后果的危害程度,将其划分为三个风险等级,实行分级监控、分类处置、动态管理。其中,定为一级监控的风险点45个,二级监控的风险点24个,三级监控的风险点96个,制定防控措施180条,并绘制了廉政与监管风险防控流程图,做到岗位职责明确、权力运行规范、工作流程清晰、防控措施到位。㈠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针对排查出的廉政风险点,认真查找制度、监督、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了“三重一大”事项、投资项目办理、价格监督、粮食收购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30余项。完善了州发改委《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制度》、《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和《科级干部诫勉谈话制度》,为责任追究做好了制度准备。如在《领导责任追究制度》中明确,实行廉政风险“责加一等、上追一级”的追究办法,即:违反廉政风险所列第2页共4页内容,按照相关问责规定要加重处分,同时要追究上一级领导的相关责任。㈡强化流程管理,规范行政权力。把受理项目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