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实验中学马小艳一、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4)初步了解开关在电路中不同位置时的控制作用。2.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区别,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体会到分析、归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2)通过例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3)使学生得到安全用电的初步教育。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会画简单的电路图。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难点: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1.5V干电池60节,2.5V的小灯泡(灯座)60个,开关60个,导线若干。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长串小彩灯,并接通电源使它发光并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2、进行新课(1)学生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师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防止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介绍常见实验器材。提出问题:你能否选用一些器材使一盏灯亮?学生在黑板上连通电路使灯泡发光后,要求全体学生画出电路图。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灯都发光吗?有几种接法?利用多媒体进行分析、归纳。(2)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1.在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后,引导学生对照实际电路,观察比较在不同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电流路径、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有何不同。2.师生共同对各组汇报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部分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3.要求各组学生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画好电路图。4.学生连接电路,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开关在不同位置的控制作用。5.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6.师生共同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板书结论。课堂巩固1.多媒体播放:夜晚的路灯,满天星彩灯串,高大建筑物上的装饰彩灯。2.多媒体投影电路图:A、B、C、D这四个电路哪个是串联电路,哪是并联电路?为什么?3.问题:比较串、并联电路有哪些不同?小结作业六、教学反思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生学习物理就是认识物理现象及规律,这存在着一个由直观感觉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验则是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这一节课设计的实验教法,可让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集中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正确的物理知识。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且使学生能正确、牢固地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喜爱学习物理,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的连接情况。使大多数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串、并联电路都能分辩,且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所以在物理学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能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尽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探究各种物理现象,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标激趣引入1.复习常见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2.出示一长串小彩灯,并接通电源使它发光。3.多媒体放映家庭照明电路中用电器工作情况。4.激趣引入新课。1.练习电路元件符号的画法。2.观察小彩灯的发光情况。3.思考小彩灯及家用电路元件的连接。4.讨论提问。1.使学生进一步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