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调研报告为总结我区往届选举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年全区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参考意见,从8月2日开始,区政协社法委组织部分委员,历时一个多月,通过查阅大量文件资料,到歇马镇农荣村、童家溪镇同兴村、天府镇石佛村和东阳街道胜利村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讨论,开展了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主要成绩我区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开始于1987年,至今已历7届。20多年来,遵循着保障与扩大选民权利,不断推进选举的民主化进程这一理念,我区的村委会选举制度不断向前发展。其间,1998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该年11月,经过10年试行的《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从此,村委会选举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20多年的实践,村委会的直接民主选举已经深入人心,村委会选举制度逐渐发展成为我区民主程度最高的选举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正在健康地向前推进。一、村民民主意识和参政能力逐步增强村委会选举赋予了村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让村民自己决定谁来管理村务,这对一直处于被管理和服从状态下的村民来说,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虽然个人尊严、价值、自由选择权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兑现”法律条文上的平等不是一种容易的事。通过参与村委会选举,“兑现”这种平等,使村民真正意识到了个人存在和个人权利的价值,使村民有了主体意识。连续多届的村委会民主选举,使村民看到了选举与自身政治、经济利益的密切关系,村民们对选举村委会十分看重。在回答“是否关心村委会选举”一题中,86.7%的人选择了“很关心”,9.3%的人选择了“一般”,只有4%的人选择了“不关心”。在“对《村委会组织法》是否了解”一题的回答中50%选择“了解”,38%的人选择“有点了解”,12%的人“不了解”。第1页共7页在填写问卷过程和讨论过程中,村民们参与调查活动的热情、选择问卷答案时的认真劲、村委会干部思考问题的深度,无一不昭示出一个强烈的信号:经过7届村委会选举,以及人大代表等选举,村民们对选举的基本程序、程序中每个环节的操作,对每个操作环节的合法性及公正性、对选举中出现的问题等等,都进行了全程的“观摩”、参与、评价和思考,通过这样的“实战”训练,村民的民主参与技巧逐渐成熟,他们懂得了什么是选举和怎样选举自己利益的代言人,逐步向着具有权利和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迈进。二、民主选举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过20多年的选举实践,我区的村委会选举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特别是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后进行的第一次村委会选举,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严格遵守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差额选举、海选提名、竞选等选举原则,认真把好委托选举、投票、计票“三关”,切实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坚持程序不简化,依据法律不变通”。这次选举成功率高,全区119个行政村,有118个村产生新一届村委会,成功率为99.2%。基层干部和群众对这次选举也大多持肯定态度,表现在他们对选举出来的村委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工作比较满意。在回答“对现任村干部工作是否满意”一题中,68.4%的人选择了满意,18.6%的人选择了基本满意,只有10%的人选择了不满意,4%的人回答不了解。三、产生了一批具有相当管理能力的村干部民主选举既是一种民意的量化表达机制,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精英选择机制。村委会直选虽然也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选民的选择趋于理性,选举的结果是使一批乡村精英人物走上村委会工作岗位,村委会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工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经过换届选举,我区的村委会组织结构有了较大改善,年龄结构有所下降,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批年富力强、有文化、懂管理、受到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进了村委会班关于我区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调研报告子,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现村民自治,第2页共7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比如,大地村、农荣村、五星村、柳荫村的干部,群众反映就相当不错。当然,选举出来的村委会成员中,也有不合适的,比如歇马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