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第十章外商投資與開放政策一、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狀況1998年大陸吸收外資的情況呈現停滯,這可從下列幾個方面看出來:1.批准項目數和協議外資額繼續下降,實際使用外資額呈現停滯自1994年以來,批准的項目一直呈下降趨勢,1997年項目數為21,001件,比上年下降了14.48%,降議外資額510.03億美元,下降了30.39%,但實際使用外資額452.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8.46%,截至1997年底,大陸累積批准外商投資項目304,821件,協議外資總額5,203.93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總額2,218.52億美元。1998年,雖然受亞洲金融危机的影響,大陸利用外資仍保持較高的規模:批准項目數為19,846件,比上年下降了5.70%,使用外資額521.3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2.21%,實際使用外資額455.82億美元,增長了0.7%。從1979年至1998年底,大陸累計批准外商直接投資項目324,667件,協議外資5,725億美元,協議使用外資2,674億美元(見表1.10.1)。自1993年以來,大陸連續5年成為世界上儘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資地區。1997年大陸引進外商投資占世界總流入的11.31%,占發展中國家流入的30.42%(見表1.10.2)。2.利用外資的各种方式中,外商直接投資繼續暫居主導地位1992年以前,大陸利用外資以對外借款為主,但此後情況發生了變化,1992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超過了對外借款,當年借款只占41.20%,而外商直接投資占57.34%。此後外商直接投資的地位不斷提高,現已居主導地位。1997年外商直接投資協議額佔利用外資總額的83.53%,實際使用額佔總額的70.27%(見表1.10.3)。表1.10.11979-1998年大陸吸收外商投資狀況表1.10.21990—97年若干國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比較表1.10.31997年各種利用外資方式比較3.利用外資方式出現多樣化趨勢,外資企業增長迅速。從90年代發展狀況來分析,合資經營所佔比重趨勢下降,而外資企業所占比重不斷增加。1990年合資經營佔項目數的56.25%,協議外資額的41.25%和實際外資額的55.43%,合作經營分別佔18.11%、19.03%和19.65%,外資企業占25.57%、37.14%和19.94%;1997年合資經營占項目數的42.86%,協議外資額的39.64%和實際外資額的43.08%,合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作經營分別占11.30%、23.66%和19.73%,外資企業占45.72%、34.62%和35.77%(見表1.10.3);1998年合資經營分別占41.05%、36.88%和41.32%,合作經營占10.13%、18.72%和20.49%,而外資企業增至48.74%、41.70%和36.23%(見表1.10.4),項目數和協議額均超過合資經營企業。1997年開始,大陸批准成立了外商投資股份制企業6家,協議額1.51億美元,實際金額為2.88億美元。1998年分別為9家、13.3億美元和6.03億美元。國際租賃、補償貿易、加工裝配等外商其他投資所占比重很小。不過,1997年和1998年,加工裝配有所恢復,實際外資額均超過15億美元。表1.10.5描述了1979-1998年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情況。表1.10.41998年大陸外商投資方式比較4.外商投資規模漸趨擴大,跨國公司對大陸投資增長迅速。以港澳台為主要來源的中小企業一直占主導地位,但1992年以來,吸收外商投資規模有擴大之勢。1998年項目平均協議投資額為263萬美元,比1992年的119萬美元增加了121%。越來越多的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看好大陸市場,加大了投資的規模。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大陸是跨國公司子公司分布最多的地區之一,1997年國外分支機構在華總數達145,000個。德國前10大企業集團中,有9家在大陸有投資,如大眾汽車、西門子、巴斯夫等;日本前20家工業公司中有17家進入,如松下電器、日立、三洋等;韓國10大企業集團的9家已進入,如三星、現代、大宇等;美國30家最大工業企業中有24家進入,如通用電器、通用汽車、摩托羅拉、卡特彼勒等。不過,總的來看,在企業規模上目前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仍占重要地位。表1.10.5截止1998年外商直接投資方式5.投資以工業和房地產為主,但開放的領域不斷增加。1997年,第一產業的比重只占項目數的3.88%、協議額的2.09%,實際使用額的1.39%;第二產業比重分別占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