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㈠概念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方式与通风网络的总称。㈡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1.抽出式通风(也称负压通风):是将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出风井井口附近,并用风硐使它与出风井筒连接,同时将出风井口封闭。当主要通风机运转时,造成风硐中空气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迫使空气从进风井口进入井下,再由出风井排出,井下空气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如图3-1-1(a)所示。图3-1-1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图2.压入式通风:将主要通风机安设在进风井井口附近,并用风硐与进风井筒连接,如图3-1(b)所示。当主要通风机运转时,将地面空气压入井下,迫使空气从出风井排出。进风井口一般采用密闭式井口房,使井下空气与地面空气隔开。井下任意一点的压力都高于大气压力。3.抽出与压入混合式通风:它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主要应用于通风距离大、通风阻力大的矿井。在管理上比较复杂,应用很少。五、矿井漏风及其危害㈠矿井漏风的含义第1页矿井漏风是指在矿井通风中,进入井巷的风流未达到用风地点,而通过通风构筑物的缝隙、采空区、煤柱裂隙及地表塌陷裂缝等直接渗透到回风巷或地面的现象。㈡矿井漏风的危害1.漏风使工作地点风量减少,可能造成瓦斯积聚、空气温度升高、气候条件恶化,这不仅影响工人的劳动效率,而且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与矿井安全。2.漏风使矿井通风系统复杂化,降低了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影响井下风流控制与调节效果。3.大量漏风会造成矿井通风费用增大,甚至使主要通风机能力不足。4.采空区等处的漏风易造成煤炭自然发火,而地表塌陷区风量的漏入,会将采空区有害气体带入井下,直接威胁采掘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六、采区通风㈠采区通风系统的构成采区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它是指矿井风流从主要进风巷进入采区,流经采掘工作面、硐室与其他用风地点后,排至矿井主要回风巷的整个线路。1.轨道上山进风、输送机上山回风的采区通风系统:新风由水平运输大巷及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采区中部车场→区段运输平巷→回采煤工作面→(输送机上山)→采区第2页回风石门排出矿总回风巷(井)。2.输送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的采区通风系统:新风自运输大巷→进风行人斜巷→输送机上山→区段运输平巷→回采煤工作面→区段回风平巷→(轨道上山)→采区回风石门排出矿总回风巷(井)。㈡串联通风与循环风1.串联通风采、掘工作面或硐室的回风再进入其他采、掘工作面或硐室的通风方式,称为串联通风,也叫“一条龙”通风。2.循环风循环风一般发生在局部通风过程中。即局部通风机的回风流部分或全部再进入同一台局部通风机的进风风流中。㈢采煤工作面通风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是由进、回风巷(顺槽)、工作面、采空区与通风设施等组成。它包括采煤工作面风流流动方式与通风方式等。采煤工作面通风方法主要有正压、负压或混合通风,当采煤工作面无辅助通风机时,它取决于矿井通风系统的通风方法。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流动形式是指工作面采用上行风与下行风。上行风是煤矿采用最广泛的风流流动形式,适用范围很广。下行风从国内外经验看,对降尘、降温、减少工作面瓦斯积聚有积极作用。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第3页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由进、回风巷与工作面的相对位置所决定,主要有U、Z、Y及W等形式,如图3-1-2所示。我国多采用U形通风,分为后退式与前进式两种。图3-1-2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布置形式图a—U型;b—Z型;c—H型;d—Y型;e一双Z型;f—W型《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采区内为构成新区段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而重新掘进的巷道,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其回风可以串入采煤工作面,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且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构成独立通风系统后,必须立即改为独立通风。对于本条规定的串联通风,必须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甲烷断电仪,且瓦斯与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其他有害气体浓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