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一、了解和掌握本学科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计划,根据学校仪器装备情况会同教研组做出实验教学计划并积极配合有关教师完成各项实验教学任务。二、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及基本维修、保养方法。能排除实验中一般故障与事故.三、熟悉有关教材,掌握大纲规定的全部演示和分组实验内容、原理、目的、要求、操作技能,并能回答学生提出的有关实验的问题.四、做好实验前的有关准备工作,保证实验顺利、安全,创造最佳实验效果.五、组织、指导学生实验,做好实验记录.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六、严格按实验室安全规范操作,熟悉处理事故的应急措施。七、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八、能进行自制教具工作.实验室危险品管理条例一、实验教学用化学危险药品必须贮藏在专用室、柜内,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还要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二、化学危险药品室、柜、必须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并实行“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本账目、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双人使用。三、化学危险品室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机、消防桶、黄沙等,学校主管领导和专管人员要定期检查,节假日安排值班时,要把化学危险品室列为重点防范区.四、定期对化学危险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并核对库存量,务使账物一致.五、使用危险试剂进行实验前,必须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教师领用危险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填写《危险试剂领用单》由专管人员和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替.六、对实验中有危险品的遗弃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七、危险试剂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时,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如实报告不得隐瞒。八、专管人员对化学危险品的保管和使用中的安全性负有全部责任。实验室仪器设备报损报废制度一、教学仪器报废的条件1、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常规仪器设备为22年、通用仪器设备同其它工业产品),无修复价值。2、主要结构和部件陈旧或损坏,精度严重降低或丧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无法修复的教学仪器设备。3、先天不足,又无法改造利用的仪器设备.4、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会引起危险事故的教学仪器.5、大修一次费用超过原值的50%以上的教学仪器.二、教学仪器报废的程序1、低值易耗品,由实验室每学期汇总一次,列出品名、数量与金额,经主管组(室)负责人签字后报主管主任批准即可。2、单价在20元以下的低值耐久品,如部分玻璃仪器、石膏模型、标本等教具,由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组(室)负责人签字后,报主管主任批准即可。3、凡属固定资产(单价2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报废,应由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废申批单》,再由教务处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教学人员参加的鉴定小组,对淘汰报废仪器进行技术鉴定,经鉴定合理后,报学校主管校长批准,并由管理和财务部门办理注销手续。最后报师市业务管理部门备注。4、不管属哪一级审批报废的仪器,都应将仪器上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拆下备用。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赔偿制度一、实验室仪器、药品等应保证教学需要,一般不外借.二、非实验教学人员需借用仪器时,要经主管教导主任审批,外单位应持单位介绍信,填写“教学仪器借用登记单”,经办人签字后方能借出。三、要按时归还。实验人员要当面检查仪器的数量、规格、和性能,并做好记载,如有损坏、遗失应实行赔偿。如不按时归还,校领导应作相应处理。四、学生进行实验时,要爱护仪器,不按实验操作规程损坏仪器,原则上按原价赔偿。实验教师损坏、遗失仪器应写明情况,由校领导酌情处理。五、实验中损坏或短缺仪器后,若找不到具体人则由小组集体赔偿,找不到具体小组,则由全班集体赔偿。实验室规则一、学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实验员应带领学生学习实验室管理规则和管理制度,每次实验前主讲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二、学生进入实验室须带相关的实验讲义。按制定位置就坐,遵守课堂纪律,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经教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实验。三、学生进入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