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政报告的信息披露规范研究摘要: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股票市场取得了长足稳定的发展。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财政报告信息披露规范性问题也随即暴露在了公众的关注之下。上市公司财政报告信息披露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投资人和企业之间的了解程度,其重要性不可小觑。但是,上市公司财政报告信息披露不真实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因此,上市公司财政报告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关键词:上市公司;财政报告;信息披露;解决对策所谓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就是指上市公司本着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的原则,依照法律规定将本公司的财务状况如实的向有关负责监督和管理的部门报告,并把相关事宜如实告知投资者,即保证自身财务状况在社会公众面前是完全透明的。1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政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1)财务信息的真实程度低。一些上市企业为了骗取超额利益,任意妄为,编造虚假财政信息欺骗投资者,丝毫不把法律法规放在眼里。其上市利润预测数据与现实利润相差甚远,以至于刚刚上市就面临破产倒闭;更有甚者,每年财政信息披露的期中和期末报告中,故意把事实夸大或者缩小,为投资者的正确判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些行为不仅危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切实利益,也使得我国股票市场面临着空前的危机,上市公司自身也面对着诚信的审视。(2)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瞒报现象。具体体现在财务信息披露义务人对信息不作充分的披露,而是一味的强调重要的事实,而忽略了一些相对来说分量较轻的客观事实,有意夸大了一部分事实,隐瞒或缩小了部分事实,致使投资者把注意力转向了上市公司期望的方向,进一步误导消费者作出正确的判断。这种行为是公司和企业自身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的做法,是对投资者和自身的不负责任。(3)财务信息披露速度过慢,没有起到相应作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相关规定,为了切实保持股票市场的稳定,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如有对股票的价格正在或者将要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且投资者尚未被告知具体情况时,上市公司有义务及时将该事件以公告形式披露在报纸,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上。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不少公司依然视若无睹,私自违反规定,没有及时或者干脆没有披露,致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整个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造成了无法预计的损失,其影响极其恶劣。(4)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私自侵占配股的资金,同时对其行为的风险没有明确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改革不彻底,仍然存在股权结构不合理,监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导致控股的股东握有最大股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上市公司的决定权和经营权,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上市公司成为手握股权的大股东的天下也就不奇怪了。就事实而言,控股的大股东挪用的资金往往会因为其投资失策或者变成了其他非货币性资产而大打折扣,这样就形成了上市公司的一项长期应收账款,风险极大,不利于其自身长期发展,长此以往,也会对其他投资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2我国上市公司财政信息披露不规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分析(1)部分立法的形式不尽如人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主要分为初次披露制度和持续披露制度。然而我国的《证券法》中,却将二者混为一谈,严格来讲,这种立法形式是有不妥当之处的。(2)有关的法律责任规定的不明确。一是未将违反信息披露及时性的行为纳入民事赔偿责任条款中;二是我国有关的证券法规尚未针对不同人,不同的标准而规定责任和损害赔偿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三是我国现行的证券法对如何认定,追究责任人的民事责任等问题,规定的很模糊。(3)就上市公司内部而言,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内部管理结构不完善而引发的财务信息披露问题主要有:①手握公司主要股份的大股东任意妄为,公司的运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股东的意愿,上市公司的监事会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②公司的内部人员控制着股权,这就使得公司的管理出现了信息不对称,不规范的问题。如公司的内部人员对于信息的内容,时间发布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