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矿业集团杨柳煤矿10414综采工作面过F104-21断层期间综合防火安全技术措施矿别杨柳煤矿持用单位编制日期2011年10月10日审批记录会审主持人:审批单位姓名日期备注编制单位编制人负责人审批单位生产技术部安全信息中心安监处瓦斯办工程钻探综采一区总工程师审批意见10414综采工作面过F104-21断层期间综合防火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及F104-21断层概况:10414综采工作面,煤层厚度:1.5~3.9m,平均厚度:3.01m;煤层倾角:2~11°、平均倾角:5°;直接顶:细砂岩1.3~3.53m、基本顶:泥岩7.09m;直接底:泥岩1.5m、基本底:细砂岩2.1m;工作面推进至机巷J9点前30m时,从1#架开始向机尾方向将逐步揭露F104-21断层,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该断层为倾向正断层,其产状分别为:320°、∠70°H=7.5-10m。该断层从1#架沿倾向延伸至120#架,延伸至整个工作面。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的影响,为防止工作面在过断层期间因推进速度缓慢,造成煤层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特编制本措施。二、防治煤层自然发火装备情况由于10414工作面开采的10煤层自燃发火期短,且工作面过F104-21断层期间工作面为大倾角俯采,给防治煤炭自燃带来极大的困难。矿井现装备KJ2000N安全监测系统一套;MD—800型井下移动膜分离制氮系统一套;KSS—200束管色谱微机监测系统一套;地面灌浆系统一套。三、工作面过断层期间俯采防治自燃危害的难点分析1、采空区丢煤增多;因F104-21断层,整个工作面的有1米厚的薄煤层在支架上方,随工作面的推进,上部煤体落入采空区导致丢煤增多。2、采空区丢煤自燃供氧条件好;一是由于工作面处于俯采阶段,回采方向是由高向低处推采,采空区位于工作面上部。在回采过程中,进入采空区的漏风风流在进风顺槽风流速压、矿井负压和空气的自身升腾力作用下,空气进入采空区的深度较仰采面和平推面要大,且俯采工作面的采空区不宜积水,空气干燥,使采空区内的丢煤容易进行氧化反应。3、采空区丢煤自燃积聚热量条件好;俯采工作面采空区的丢煤在氧化过程中生成的热量在其热膨胀和上升力的作用下,易于积存在采空区,为煤炭自燃创造了条件。4、采空区灌浆措施不易实施;在进行采空区灌浆时,其灌浆量一旦大于采空区承受能力,就会发生泥浆淹面事故。即使进行采空区灌浆,其泥浆也是只覆盖采空区底板小范围的丢煤,采空区大量的顶板落煤得不到泥浆覆盖。四、防治煤层自燃综合治理措施(一)加强现场气体检查,做好预测预报工作1、综采一区当班班、队长及跟班干部必须携带并正确使用CO便携仪,随时测定工作面CO情况,并负责在上隅角指定位置悬挂瓦斯便携仪、CO便携仪及两用仪。2、通风区必须安排业务能力强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并携带瓦斯便携仪、CO便携仪、两用仪对工作面及上隅角瓦斯、CO、O2等气体、气温、水温进行巡回检查,并严格执行瓦斯检查、汇报制度。瓦斯检查员必须在工作面上隅角交接班。3、根据工作面现场条件在架间向采空区打撞管以及利用束管监测系统和在采空区预埋的人工束管每小班取样进行化验,随时掌握采空区内气体成分,特别是自然发火指标性气体的变化情况。4、通风区负责按规定调校探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现场不能处理的应立即汇报矿调度和通风区值班人员。5、认真落实瓦斯监控信息分析制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发现CH4、CO超过预警值,必须立即向矿调度、通风调度和相关领导汇报。(二)加强通风管理1、采取减风均压措施,在机电设备散热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工作面的配风量,减小工作面风压,以减少向采空区漏风。工作面风量保持在1100m/min3左右。2、构筑防止采空区漏风的阻燃墙,综采一区加强工作面上、下隅角充填堵漏,除正常充填外,当工作面距断层10米时在上下隅角用袋装碎煤添加快砌材料开始施工第一道隔离垛,以后每隔10米施工一道,直至过断层10米以后,隔离垛厚度均为2米。封堵范围为下隅角由机巷下帮至第1架架尾,上隅角由风巷上帮至最后一架架尾。3、扩修工作面上下风巷断面,巷道高度不小于2.2米、宽度不小于3.8米、断面不小于8m2,确保工作面通风顺畅,有效解决巷道上下端头台阶式的自然发火隐患。4、底板抽采巷喷浆堵漏,由矿安排施工队伍对机风巷抽采巷及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