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某道路新建工程S3-1路基路面设计说明模版(适用于砼路面)设计单位:某某设计院项目名称:某道路新建工程S3-1路基路面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新建工程,项目位于XXX。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0.000km。本项目路线平面线形复杂,道路纵坡较大,地质情况复杂,并存在多处深挖路段,因此本项目路基防护和排水是路基路面设计的重点。料。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物理、力学指标,分析研究可能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因素,确保土基回弹模量满足设计要求。2.3路基横断面布设及加宽超高方式1、路基横断面布设本项目采用双向XX车道XX公路标准,设计速度XXkm/h,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1)路基宽度7m,路面宽度6m。横断面布置为:0.5m土路肩+3m行车道+3m行车道+0.5m土路肩;行车道路拱横坡为2%,土路肩横坡为3%。2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2.1设计依据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及有关指导性意见等进行设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B02—2013)《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设计文件编制及组成内容执行交通部颁2007年10月实施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图表格式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路基设计高程:为路线中心处路面标高。路拱坡度:行车道2%,土路肩3%。公路用地:填方路段为两侧排水沟外边缘以外1m,无排水沟路段为坡脚以外1m;挖方路段为两侧挖方边坡坡顶外1米,有截水沟路段为截水沟边缘以外1m;设挡土墙路段,为挡土墙边缘以外1m。2、路基加宽及超高本项目平曲线最小半径为XXX,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路段,路基设计加宽,路基加宽设置在圆曲线内侧。设置缓和曲线路段,加宽过渡段长度与缓和曲线长度相同;不设缓和曲线路段,加宽过渡段长度渐变率为1:15且长度不小于10m;回头曲线路段路基加宽值为3m。超高路段采用绕内侧车道边缘方式旋转,最大超高为6%,土路肩保持向外3%不变,另一侧与一般路段相同,超高过渡采用线性渐变,设缓和曲线的超高段,超高过渡段位于缓和曲线上,不设缓和曲线的超高段,超高过渡段位于直线段上。2.2路基设计原则(1)路基设计以安全、稳定为原则,兼顾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充分体现安全、环保、协调、舒适的设计理念。(2)路基设计应根据项目区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考虑机械化施工方法,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缩短工期,节省工程造价。(3)边坡防护采用与景观绿化、美化相结合的有效措施,绿化以本土植物为主,减少圬工工程,体现绿色生态防护。(4)路基设计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自然因素与地质条件,设计完善的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采取经济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5)高度重视取弃土场规划与复耕,加大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力度,尊重自然、珍惜资源,实现公路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和谐。(6)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公路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3路基设计3.1一般路基设计设计单位:某某设计院项目名称:某道路新建工程S3-11、填方路基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m路段,边坡坡率采用1:1.5;填土高度大于8m,小于20m路段,采用折线型边坡,上部8m边坡坡率采用1:1.5,下部边坡坡率采用1:1.75。边坡坡率可“灵活自然、顺势而为”,土质边坡坡脚采用流线形,以减少人工痕迹。2、挖方路堑路堑挖方高度小于8m路段,路堑边坡坡率采用1:1;路堑挖方高度大于8m路段,设置台阶式边坡,边坡坡率采用1:1,第一级边坡高度8m,以上每8m进行边坡分级,平台宽度2m,平台上设置平台截水沟,挖方边坡坡顶采用弧形化处理,并根据地形条件设置坡顶截水沟。3、碎落台一般挖方路段的路堑坡脚处设置1.0m宽碎落台,碎落台与土路肩齐平,表面进行植草绿化。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路基压实度从原地面90%向路床95%过渡,对路床范围内的地基土进行超挖回填;若原地基土为不良土质,则采用风化料进行回填。4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