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摘要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缺乏稳定性和成长性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企业方面的内因也有经济环境方面的外因但内因是最关键的是起决定性的因素目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解决上市公司的独立性问题真正落实人员、财务、资产″三分开″尤其是要解决上市公司两头(采购和销售)在外的问题从而真正减少关联交易提高业绩的可靠性其次是要把上市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对上市公司监管的重要工作来抓在上市公司重组和再融资中加以严格落实面临的最大难题我国上市公司业绩缺乏稳定性和成长性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企业方面的内因也有经济环境方面的外因但内因是最关键的是起决定性的因素总括起来以下三个因素是最普遍的因素第一缺乏核心能力产业衰退时企业随之衰退当我国经济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以后大部分传统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的态势许多原来高成长、高盈利的产业已转入低增长、低利润甚至出现行业性亏损的不良态势或者沦为衰退产业随着传统产业环境的急剧变化、甚至衰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不得不滞留在衰退产业中忍受煎熬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面临着生存危机从2001年上市公司业绩预亏和预警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产业衰退的程度到2月底沪深两市共有229家企业进行了业绩预亏和预警其中家电行业主要是彩电行业共有15家占第一位;化纤纺织行业有12家占第二位;商业有10家居第三;摩托车和自行车行业的公司几乎全部亏损如因产业的衰退家电、摩托车、彩管、百货、化肥农药、日用轻工、普通机械和仪表制造等行业的大部分上市公司已陷入亏损的深渊百货行业的大部分上市企业已是城头更换了大王旗残存的小部分企业也岌岌可危队伍是越来越小由于中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未能建立大量没有发展前景的衰退产业类企业到股市上市融资;或者由于产业本身衰退而企业又没有能力克服产业生命周期的约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随产业衰退而衰退因而产业转型是很大部分上市公司不得不面对的艰难选择也是我国股市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根据作者的实证研究得到结论自行车、摩托车、农用车等低技术含量的交通设备制造业彩电制造和显象管制造业白酒酿制业纺织化纤及纺织机械制造业轻工制造等发生了明显的衰退其中的大部分产业已经转化为衰退产业行业内大多数企业长期持续亏损并有可能是全行业性亏损我们只要对这些产业中的上市公司近几年来的业绩和股价变化稍加回顾就不难发现产业衰退的轨迹通过对这些衰退产业类上市公司的发展史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面对产业衰退资本支持不是万能的资本是企业摆脱产业衰退困境的充分条件不是充要条件当产业衰退时企业如果未能及时进行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即使有了资本也脱逃不了企业衰退的命运这种因产业衰退而使企业衰退的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很普遍第二盲目投资陷入多元化陷阱我国许多上市公司亏损的原因表面上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提取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等实际上是公司盲目投资过度多元化酿成的苦果在当前的中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确实容易产生多元化冲动因为一是我国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缺失企业低成本融资乃至恶性圈钱很容易造成上市公司投资决策上的随意性;二是价值投资理念遭冷落股票价格与企业业绩不相关或负相关各种题材的炒作成了主流而上市公司跟踪市场热点的多元化投资行为能够制造市场炒作的题材近几年来不少上市公司为了赶时髦或为了顺应二级市场概念性的炒作纷纷利用上市公司融资通道之优势实施多元化经营2000年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多元化经营热约有200家上市公司扩大或变更了经营范围2001年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倾向更加明显表面上看多元化投资使企业″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似乎减小了风险但实际上如果企业实行无关联多元化经营战略贸然进入不太熟悉的行业只能获得今天瞬间的″快感″而让明天承受长时间的″悲痛″正如美国著名的管理理论家德鲁克所言一个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越多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除此之外多元化投资还将迫使企业从主业中撤出相当部分资金投向外围业务这对长期培养起来的主业无疑是场″浩劫″长期来看不仅可能造成资金低效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