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水环境中磷的赋存形态、分析方法及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2VIP免费

水环境中磷的赋存形态、分析方法及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2_第1页
1/7
水环境中磷的赋存形态、分析方法及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2_第2页
2/7
水环境中磷的赋存形态、分析方法及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2_第3页
3/7
贵州两湖一库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刘从平摘要:本文归纳了近年来人们在水环境中磷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水层和沉积层中磷赋存形态的分类、提取及分析测定方法,概括了当今除磷技术研究现状,对水体中的磷污染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及处理指向,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这对于探索全球磷循环、揭示生态环境演化、有效减轻由磷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关键词:水环境;沉积物;赋存形态;除磷技术ResearchProgressonSpeciationAnalysisofPhosphorusanddephosphorizationtechnologyinAquaticEnvironmentAbstract:Thispapersummarizestheinrecentyearspeopleinwaterenvironmentphosphorusinthestudyofthisfield,thispaperintroducestheprogressinsedimentaryphosphoruslayersandtheclassificationofgeometricalshape,extraction,anddeterminationmethods,summarizedthecurrentresearchsituation,dephosphorizationtechnologyofphosphoruspollutioninwatermadescientificanalysisandtreatmentonthelaterpoint,arediscussd.Thistoexploreglobalphosphoruscirculation,revealecologicalenvironmentevolution,effectivelyreducetheenvironmentpollutionbroughtbyphosphorushasimportantscientificsignificanceKeywords:waterenvironment;Sediment;Geometricalshape;Dephosphorizationtechnology一、前言磷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也是水生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源要素之一。磷素的丰缺,将直接影响包括水生生物在内的一切生物的生长。在天然水体中,它决定了其总体生物量和营养结构,影响着水体初级生产力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磷越多越好,过量的磷破坏了生物的自然循环和社会代谢,造成一系列重大的环境问题,如全球频发的海洋、湖泊富营养化和赤潮、蓝藻水华等。20世纪70~80年代,富营养化的恶果在黑海的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段显现,约有6.0×107t的底栖生物因水体缺氧而死亡;进入90年代,更实在全球很多地方频频爆发,如黑海东北部、几乎整个墨西哥湾北部,由于水体的极度缺氧和腐败变质,大量的水生动植物死亡,该地区曾一度被称为“死亡地带”(deadzone)[1]。我国环保总局公布的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在2004年检测的27个重点湖库中,太湖、巢湖、滇池等水域的总磷浓度过高;其它主要河流和海域的水质情况也不容乐观,如珠江广州河段、长江、黄河、渤海和东海等水体中总磷污染均已严重超过国家标准。20世纪90年代,水体中不同赋存形态磷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世纪以来的大量文献表明,磷在水层和沉积层中的赋存形态多种多样,因而表现出不同生物活性、转化方式以及影响和作用。故开展该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加有效地揭示水体中藻类疯长或爆发水华的过程与机制,进而评价水环境质量,预测和减轻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下面我们系统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磷素在水层和沉积层这两大水环境介质中的赋存形态、分析方法及除磷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二、水环境中磷的赋存形态所谓水环境,包括水层和沉积层两类,而水层又分为上覆水和间隙水,水体中的生物直接吸收的磷就存在于上覆水和间隙水中。当水层中的磷消耗殆尽时,沉积层便发挥作用了,作为营养盐的储存库,沉积层将磷释放到间隙水中,并通过浓度梯度扩散至上覆水中为水生生物提供磷等养料,由此可见,揭示水层和沉积层中磷的赋存形态对研究水体的富营养化和磷素迁移的过程至关重要。而磷在水层和沉积层中的存在形态不一,下面我们分别讨论。1.水层中磷的赋存形态天然水层分为上覆水和间隙水,其中磷主要来自含磷矿物(如碳酸钙磷矿、磷灰石等)的侵蚀溶解作用和人类活动的排放(如农业灌溉、城市废水等)。而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磷都是以五价形式存在,溶于水层后即成正磷酸盐,因此无机磷是水层中磷最主要的赋存形态。而随着磷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水层中的磷又被分为可溶态磷和颗粒态磷,这是根据其物理性质和化学形态不同,并以溶解度为标尺而定义的。下面分别介绍:1.1可溶态磷可溶态磷是指能通过0.45μm微孔滤膜的溶解在滤液中的磷,并可再分为可溶态无机磷和可溶态有机磷。作为水层中大部分磷的存在形式,可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水环境中磷的赋存形态、分析方法及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