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寿县迎河中学徐传球1、教学模式的涵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化学教学模式是在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它必须同时具备思想性和可操作性。思想性意味着教学模式要反映老师对化学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发展观等多个维度的理解,即教学的理念;可操作性主要体现为教学模式必须包含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策略、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等,便于老师在教学实际中灵活、有效地运用。因此,化学教学模式是沟通化学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育教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教育教学过程与结果的理想模型,这种理想模型实质上是教学模式的理论假设部分。而这种理想模型的可行性依赖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检验,在“理论—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行动中逐步接近化学教师提供的指导和预见,对研究和改革化学教学具有开阔思路与指引方向的作用。研究和运用化学教学模式是提高化学教育质量以及促进化学老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2、教学模式的种类教学模式的种类很多,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教学模式,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瓦根舍因等人的范例教学模式、马塞拉斯和考克斯等人的社会调查教学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塔巴的归纳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等。李秉德教授把典型教学模式归结为七种:讲解接受模式、自学辅导模式、问题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模式、掌握学习模式、开放课堂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它们当中的许多教学模式对当代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按教学主体划分,从长期化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两种极端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的特征比较如表1所示:表1两种模式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为向导教师为导演讨论(自学为主)讲演(启发讲解)学生自做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设计方案并报告特邀演讲主持人中学化学新课程的“新”,实质上体现为基于当今时代化学教育教学的使命和实质进行彻底反思,试图从课标研制、教材开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等多个层面的行动研究来达成化学教育教学思维范式的革命性变革。它势必会引起化学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那么,对于新课程的思想、理念与实施建议,我们如何反思长期以来惯用的化学教学模式呢?如何构建适合新课程标要求的化学模式呢?21世纪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基础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目标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如何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迅速成长,为将来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打好扎实的基础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全面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在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品质。二、中学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从研究视角归纳从教学病理学角度把教学弊端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偏见、教学阻隔;从教学社会学角度把教学弊端归纳为:教学资源分配不公,课堂教学的文化控制,课堂教学的社会期待等;从教育心理学出发认为其主要弊端是: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站在课堂教学是生命活动的高度,认为其根本的问题在于: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丧失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2、从教师的教学经历、困惑体验角度归纳学生主体性缺乏,表现为学生课堂上的被动状态;创造性缺乏,表现为重视双基知识教学,教学思维形式单一;课堂社会丰富性缺乏、真实性缺乏,表现为课堂教学活动少,交往单一;有效性缺乏。中学化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教”,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束缚很大,已不能适应当今的可持续发展。中学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醒我们,中学化学教学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整体改革,新的教学模式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获取知识,培养探究问题的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和预见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