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开创公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局面上海市公路管理处随着近年来上海城市的不断发展,绿化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与重视,而公路绿化作为全市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十五”期间,本市建成了一大批高等级公路,逐步形成了以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支脉的公路交通网,公路绿地面积也随着公路里程的增加而大幅提升。“十一五”以来,公路绿化的发展逐渐由“量”的增加向“量、质”并重转变,工作重心也由建设转向了养护。到2010年底,本市公路绿化基本形成了多层次、景观化的布局,绿地面积达到6500公顷,拥有各类行道树、乔木60余种共计775.4万株,约占全市林地面积的7%左右。回顾“十一五”期间公路绿化各项工作,为了巩固和提升公路形象,迎接世界瞩目的世博盛会,全市公路行业紧紧围绕“畅、洁、绿、美”的目标,将有害生物防治作为公路绿化养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市建交委及绿化林业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根据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工作以确保本市公路无大规模、暴发性有害生物发生。现将相关工作简单介绍如下: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健全相关制度。随着公路绿化品味的提升,公路绿化不仅在树种选择上更为多样化,在绿化布置上也更注重立体与平面的结合,既丰富了景观,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但同时也为有害生物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保持公路绿化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工作,根据不同有害生物的发生周期和特征,制定预防和防治的综合措施,并将相关要求和防治措施写进技术标准和养护招投标文件中,纳入日常养护考核,实现了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全市绿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交流材料一二是完善植保网络,实现信息互动。为了加强有害生物监控预警,我们建立了国省干线公路植保网络,公路处、各养护公司及道班分别作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网络单位,通过加强巡视、整理分析、汇总上报,从而及时发现有害生物,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防止有害生物大规模爆发。同时,还加强与市林业总站、绿化指导站植保网的联通,及时沟通解决“疑难杂症”,并根据“森防简报”、“病虫快讯”等技术资料,定期发布有害生物防治预警信息,确保各级公路部门信息畅通。三是加强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努力寻找出公路绿化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全市公路行业积极探索,开展了各类绿化课题的研究,从2006年开始,管理部门先后开展了《公路绿带群落调查分析与调整优化研究》、《绿化林业有害生物预警体系管理研究》等一系列科研课题,获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并将一部分成果转化为技术措施,在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将公路绿化常见的病虫害进行了归纳,整理成了名录,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四是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有害生物防治是综合性的,不仅要学习如何治理,更需要不断地提高绿化养护整体水平。为了全面提升公路绿化管理与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公路行业积极开展各类绿化培训,如市公路处邀请专家为全行业公路绿化管理人员进行有害生物的普及与学习;面向养护工人开展了多次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专业机具使用等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各相关单位也积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各类培训,参加技术比拼,全面提升了绿化养护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有害生物防治打下了基础。围绕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我们公路管理部门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与市、区县林业部门开展水杉赤枯病、杨树食叶害虫等有害生物的联防联治,特别是在青浦、浦东新区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随着公路绿化“量”与“质”的不断提升,在“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行业的绿化养护工作仍然面临着有害生物防治的巨大挑战。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国家林业局在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提出的“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工作方针,将松材线虫病等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预防工作纳入本部门的任期目标。全面部署所管辖区松材线虫病等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