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寿光文家韭菜基地学习考察报告近期,到xx市文家街道先锋营村有机韭菜示范园进行考察学习,现场参观了韭菜示范园,与先锋营村党支部书记、xx市韭菜协会会长李万民做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详细了解了先锋营村发展有机韭菜的经验和做法,受益匪浅。一、主要特点文家街道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韭菜第一乡”,也是全省最大的韭菜生产基地。(一)面积规模大。现有种植面积2.8万亩,年产韭菜近7000万公斤。(二)辐射带动广。目前,文家街道有23个村的4200户农民从事韭菜种植,涌现出了先锋营、岳东、岳西、赵家等韭菜生产专业村。(三)人均收入多。韭菜产业年收入超过1.8亿元,仅此一项人均年收入4500元,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二、经验做法1、质量标准化。近几年来,大力推广生物防治、配方施肥等技术,韭菜向无公害、绿色食品方向发展。2008年,李万民联合4个大股东,投资100万元,在文家街道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100亩的韭菜示范园。在示范园内我们看到,园内韭菜地全部用钢架架起的拱棚罩着,表面采用防虫网覆盖。李万民自信地告诉我们,“这个示范园全部采用防虫网技术,避免了韭蛆、钻心虫等害虫进入韭田后对韭菜的侵咬,这样也就大大减少了农药施用量,提高了无公害标准”。韭菜示范园全部按照标准化农业园区进行建设,按照国内最高标准定位韭菜生产规程:所有种植都按照有机蔬菜规程操作;示范园内每100米安装一个幼虫捕杀装置;用生物制剂和植物制剂代替农药喷施;全部采用40目超密度防虫网;采用经过有机认证的有机肥;对砷铬铅等重金属进行吸附提取;把豆粕肥改为豆饼肥。韭菜从育苗到收割,不施用任何化学投入品,生产出的产品全部是绿色、有机食品。今年1月7日,经农业部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化验,示范园内的无公害韭菜合格率达100%。2、经营组织化。上世纪90年代,韭菜种植户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生产出来的韭菜外观不好,质量和价格也不高。2004第1页共3页年,李万民组织11个韭菜专业村成立了xx市韭菜协会,以“协会+基地+农户”模式组织韭农实施标准化生产、推进无公害种植,把出口韩国、日本的国际大市场引到村头、地头,组织会员统一销售。生产上,协会定期开展技术交流,进行韭菜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组织人员选育推广了耐寒、茎粗、叶宽的“独根红”韭菜新品种和“立秋肥水齐促,寒露停水控长,立冬提前覆盖,元旦以前上市”的新技术,韭菜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3、产品品牌化。为进一步提高先锋营韭菜知名度,寿光韭菜协会注册了“文家坡”韭菜系列商标,并连续十届参加寿光菜博会,李万民凭借“文家坡”独根红韭菜三次当选“菜王”,韭菜产品畅销到北京、东北等省市。协会会员种植的韭菜亩产5000—6000斤(为确保品质,文家韭菜每年仅收割一刀),亩收入达到8000—9000元。先锋营示范园的韭菜抢占高端消费市场,更是卖到10—20元/斤,亩收入高达5—6万元。三、启示建议1、突出抓好合作社建设。文家韭菜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高、效益好,重要的一条是合作社搞得好,为韭菜生产经营提供有力保障。建好合作社,一是要选好“当家人”,注重培养能担当重任的领头人,提高其组织领导能力,并在政治上给予尊荣,在经济上给予奖励,使其成为乐于奉献、维护社员、菜农利益的好“当家人”;二是要有吸引,要把合作社建成推广增产增收新技术前的沿阵地,引进适销对路新品种的权威平台,维护社员合法权益的坚强后盾,让大家真正尝到甜头,增强入社的积极性;三是要有凝聚力,要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运作,要以社员、菜农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及时有效地为社员、菜农解难题、办实事,成为他们真正信赖的依靠。2、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目前我市蔬菜大部分处于分散生产、独立经营状态,产品标准得不到统一,产品质量难以完全保证。寿光文家韭菜之所以获得高收益,关键就在于顺应消费者需求,实施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在蔬菜生产组织方面,要进一步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物料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第2页共3页式,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示范园区,有效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3、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