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溶液集体备课活动记录VIP免费

溶液集体备课活动记录_第1页
1/7
溶液集体备课活动记录_第2页
2/7
溶液集体备课活动记录_第3页
3/7
第九单元溶液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单元教材概览】1本单元在化学课程及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内容从表面上来看,好象是一个独立的单元知识体系。但是,究其实质,我们认为,它应该是其他单元知识的传承和延续,例如:本单元的重要溶剂——水,则是第三单元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物质溶解于水的微观解释,则是以第四单元的知识为重要依据。而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则是第五单元与本单元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有了以上各单元的知识作为储备,才有利于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学好了本单元知识也可以为后边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关于酸、碱、盐溶液的相关性质学习就需要以本单元的知识为基础。因此说本单元知识既是本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联系全书的一个纽带。2本单元内容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本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标》内容安排中“身边的化学物质”,其基本要求为:二一级级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主题主题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重要1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见的溶剂。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身边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溶液义。3能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4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5了解结晶现象。6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7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3本单元的内容与老教材的比较增加的内容:乳化现象、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减少的内容:关于溶解度的计算、体积分数的内容、溶液的浓与稀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之间的关系。2探究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温度变化。3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料上的油污等洗去。4本单元的各课题间的关系本单元分三个课题,这三个课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第一课题是关于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这一课题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为下面的教学做准备。第二课题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可以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第三课题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本单元的三个课题中,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一定量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这样的编排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5本单元内容的特点(1)溶液是最常见的一大类物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2)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加强思维训练。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后填写,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而展开。(3)加强科学方法教育。教学的许多内容是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单元目标聚焦】1.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4)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5)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6)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会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7)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8)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9)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混合的简单综合计算。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溶液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