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06年住房状况与需求调查方案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山西省建设厅关于编制“十一五”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供应计划通知》(晋建房函字[2006]227号)、《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工作的通知》(建住房[2006]127号)的有关要求,掌握太原市城市居民的住房状况及需求,为政府制定住房政策、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提供数据支撑,根据建设部《关于认真做好住房状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建住房[2006]189号)文件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住房状况及需求的抽样调查工作,现制定本方案。一、调查目的这次对太原市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状况、住房需求的调查,目的是了解社情民意,为合理地制定住房领域的工作目标提供基础性资料,而且为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推进危旧住房改造、合理制定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制度奠定基础,同时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动态监测房地产市场、稳定住房价格、引导合理消费和消费模式、稳定市场预期提供决策依据。二、调查内容调查太原市居民的基本情况、住房状况、收入状况及五年内的住房需求等内容。(详见《太原市2006年住房状况与需求调查表》)。三、调查对象及范围本次调查对象:居民家庭中18岁以上具有一定经济支配能力,在太原市内居住的人员。调查范围:太原市六区三县一市(杏花岭区、迎泽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小店区、晋源区、古交市、阳曲县、娄烦县、清徐县)范围内的居民家庭,入户调查样本总量不低于5000户,网络调查样本不低于3000户,有效购房人群的市场调查不低于2000户。随机抽样调查对象涉及全市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人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四、调查方式按照“统一部署、随机等距、集中汇总”的原则,采取以下三种调查方式进行:1、入户调查。调查员直接入户访问登记《太原市2006年住房状况调查表》,由被调查人自己回答,调查员填写收回。2、网络调查。通过太原房地产信息网、太原新闻网、山西房地产门户网、龙城热线等多家网络媒体进行不低于3000户的随机调查。3、市场调查。针对销售场所、中介市场和有效购房人群进行不低于2000户的市场调查。五、样本地区分布调查表根据我市人口分布特点,经过科学分析,我们将样本分配到六城区三县一市,从而使调查结果能够反映出我市居民的住房状况。具体分配如下:地区代码地区名称样本量05小店区77006迎泽区80007杏花岭区85008尖草坪区56009万柏林区80010晋源区20021清徐县39022阳曲县20023娄烦县15081古交市280总计5000六、本次调查特点一是调查范围广泛。从调查范围和区域看,涉及市内六城区及古交市、清徐县、娄烦县、阳曲县。从被调查对象上看,不仅包括本地居民家庭及个人,还将包括外地、外籍和其他居民;二是调查内容设置全面。调查内容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居住状况外,也包含了以往调查中很少涉及的居民家庭收入状况和住房需求、物业满意度、房屋租赁等多项具体调查指标:三是调查方式多样。调查方式除了入户调查以外还有网上调查、销售场所和中介市场有效购房人群的市场调查。七、调查进度安排:调查时间从2006年8月21日开始,2006年9月30日结束。具体安排如下:1、前期准备阶段(8月21日-25日)一是制定方案。研究设计住房调查的组织、实施、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案,设计调查表;二是组织协调。在市政府的领导下,与发展改革、建管委、规划、国土资源、民政及公安等有关部门就住房调查沟通协调;三是落实材料、资金。完成住房需求调查方案、调查表、调查表说明等相关资料的制定、编印和发放工作,落实入户调查资金;四是组织培训。以调查表为培训的核心内容,培训调查员和数据录入员。制作网络文本调查表,合理安排销售场所和中介市场有效购房人群的市场调查名单。2、入户调查阶段(8月26日-9月13日)一是深入宣传发动。组织市内报纸、电视、广播、网站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登载、播出住房调查相关内容,制作相关电视、广播节目,让百姓了解并理解住房调查,为调查员入户营造条件;二是组织入户调查。采用统一部署、随机等距的方式,由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