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2008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2010-3-211:12:15,编辑:lsh,点击:1778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素质较高、基础扎实、有高度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特别是应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兼顾培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能的信息技术教学师资。(二)培养规格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接受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从事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研究的初步能力。3.接受计算机、数学软件、数学模型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4.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与美学修养。二、学制和修业年限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三、毕业要求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170学分,(必修课程139学分,选修课程31学分),方能毕业。四、授予学位要求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五、学分分配表课程类别性质学分数占总学分比例(%)通识课程必修3822.4选修74.1学科基础课程必修2514.7专业主干课程基础必修2011.8核心必修2615.3专业方向课程选修2715.9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必修2715.9总学分必修13680%合计170=SUM(ABOVE)100选修3420%六、课程设置表(一)通识课程(45学分)1.通识必修课程(38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总/周003AA6002A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36/21政社学院003AA4001A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6/22政社学院003AA6001A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4/33政社学院003AAC001A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72/44政社学院003AA2001A形势与政策I118/12宣传部003AA2002A形势与政策II3003AA8002A大学英语I31081外国语学院(分级教学)003AA8003A大学英语II3722003AA8004A大学英语III3723003AA8005A大学英语IV3724003AA4002A计算机文化基础I236/21数计学院003AA8001A计算机文化基础II454/32003AA2003A体育I118/11体育学院003AA2004A体育II118/12003AA2005A体育III118/13003AA2006A体育IV118/14003AA4003A文献检索与利用236/24图书馆003AA2007A军事课I12周1武装部003AA2008A军事课II118/11=SUM(ABOVE)382.通识选修课程(7学分,学生至少选修7学分)序号系列要求1人文社会科学系列本专业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修3学分2自然科学与技术系列本专业学生须在本系列中至少选修1学分3艺术、体育与健康系列任选4教师教育系列任选5综合素质教育讲座任选,6个讲座可计1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必修:25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总/周必修073BA8004A数学分析=1\*ROMANI478/61数计学院073BAA004A数学分析Ⅱ5108/62数计学院073BA8003A高等代数=1\*ROMANI478/61数计学院073BAA003A高等代数Ⅱ5108/62数计学院073BA6004A解析几何365/51数计学院073BA6003A大学物理354/33物信学院073BA2001A大学物理实验1363物信学院合计=SUM(ABOVE)25(三)专业主干课程(必修:46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理论学时实验开课学期开课单位小计26(四)专业方向课程(选修:27学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总/周1.计算数学系列073EB6008A高等代数选讲354/34数计学院073EB6001A初等代数研究354/34数计学院073EB6002A初等几何研究354/34数计学院073EB6009A高等几何354/34数计学院073EB6018A矩阵论354/34数计学院073EB6045A组合数学354/35数计学院073EB6034A图论354/35数计学院073EB6003A初等数论354/35数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