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参考总结-学校教务处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参考总结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接着依托“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托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以全面施行素养教育为主题,以生本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才能的研究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深化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方式研究,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常规要求及其治理措施,努力提高老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养,为逐步提高学校的综合水平做了如下一些工作:一、加强老师队伍建立,努力提高师资水平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如何,非常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队伍的素养。因而我们十分注重老师队伍的建立。针对本校老师队伍青黄不接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老师队伍建立上,抓了以下几方面: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开学初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学治理标准》、《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等有关规定和生本教育教学理念的书籍并开展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人民老师所肩负的荣耀使命,加强老师的荣誉感、责任感与紧迫感,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由于认识到位了,思想咨询题处理了,老师们非常快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同时不断保持了这种良好的工作状态。通过组织全体老师学习生本教育教学理论,一些老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逐步由“师本”转为“生本”,并能将生本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防止了“穿新鞋走老路”,逐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了驾驭课堂教学的才能。跟上了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的步伐。常会英、王苏华两位老老师通过认真学习逐步转变了教学观念,并积极上好生本研讨课,为年轻老师树立了良好的典范。2、校本培训与外出学习相结合。本学期我校请教科院专家来我校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分层次有计划地安排学校的老师参加跨省、市、区不同级别教研专题活动近60余人次,回校后要求这些老师撰写学习心得、上汇报课。使不同层次的人的课堂教学才能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把校本培训工作落在实处。3、坚持不懈地施行“青蓝工程”,做好老、中、青老师的“传、帮、带”工作。本学期我校开展了拜师活动,“青蓝工程”由点向面,由表层向纵深开展。新老老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有效地深化了教学改革,掀起了生本教改教研的高潮,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快速开展。“帮教”对子,使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青蓝工程”为青年老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我校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了不竭动力。4、坚持开展教学根本功训练、竞赛活动。依照我校新上岗年轻老师较多,我们进展了较为实在可行的老师教学根本功训练计划,坚持“两字一话”的训练,要求老师说一般话,写工整标准的钢笔字和粉笔字。每周一由我校特聘的书法专家为全校老师教授硬笔书法课,并要求老师们认真完成作业后交给老师修改。本学期开展了青年老师钢笔字竞赛,粉笔字展示以及全校老师的“中华美文诗词朗读”竞赛活动。由于根本功训练长期坚持,因而老师的综合素养不断得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二、加强教学常规治理,建立优良的教学秩序。优良的教学秩序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之一,而优良的教学秩序来源于日常严格的教学常规治理,“治理出效益”,基于如此的认识,我们十分注重加强日常的教学常规治理工作。1、持之以恒的施行推门听课制度。本学期袁校长听了全校18个班级近110余节课,听课后及时组织参加听课的老师与授课者交流听课感受,讨论本节课的得失,并认真反思,协助授课老师认识本人教学中的缺乏之处,排除了疑难与困惑,找到了改良方法与措施,同时也让听课者有所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了共同进步,提高了教学效率。2、加强对课堂教学的调研工作。我校领导以身作则,积极深化课堂,认真理解教学情况,分析教学现状,协助老师优化教学过程,与老师一道开展教学研究,老师们互帮互学、谦虚请教的热情也相当高,全体老师都完成了每学期互相听课不少于10节的指标。同时我们还运用学生竞赛、检测等多种方式对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进展调研、分析,针对现状,群策群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