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三年工作汇报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受学院班子委托,我在这里将新法学院近三年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一个全面回顾,并就未来学院工作的发展提出若干设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2011年4月29日,根据学校文件的要求,原法学院析分为新的独立法学院和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法学院在班子力量畸轻、师资结构偏弱、硬件设施匮乏、办公经费短缺的不利情况下,抢抓机遇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举全院师生之力,聚内外可用之材,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一个中心,狠抓教师、学生骨干两支队伍,弘扬合作宽容、敬业奉献、求是创新三种精神,搭建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培育、合作交流四个平台,做实制度建设、特色发展、素质提升、双学位推进、和谐文化五个项目,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充分发挥院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平稳度过学院新设后的磨合期,顺利迈上了实现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在党群工作、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学生管理、文化氛围等各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下面就各方面工作开展的情况分述如下:一、抚今追昔,舒适完善的家园建设初见成效学院刚刚分设时,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除去少量计算机、几张破旧桌椅以及5台空调外,几无家当可言。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学院的硬件设施在一点一滴的积累后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全体老师人手一台办公电脑,每人都有办公用的移动硬盘;教研室一人一个的隔断,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备课工作台和简单的书柜、衣柜;学院还为每个老师统一定做了工装,老师们的面貌焕然一新;所有办公室都配备了空调,设施齐全、舒适的教工之家让老师们在工作之余可以放松身心、锻炼身体;我们的会议室、经济法教研室、教学档案室、资料室、党政办、教学办以及大模拟法庭,这一点一滴都是近三年完成的。3号楼四层主办公区域全面完成了软环境优化,新安装了学院形象墙、法苑天地案例墙,用法学名人名言展牌装饰了四第1页共24页层中段走廊,在整个3号楼几乎处处可以感受到法学元素的存在。二、发荣滋长,和谐进取的队伍建设初具规模(一)始终重视领导班子建设2011年学院刚分设时,仅有我一个兼职院长和宋书记一个专职副书记兼副院长,相对于其他学院班子4-6人的配备,学院班子力量显得极其薄弱。为确保工作的平稳运行,学院于2012年6月聘任穆中杰、谭波担任院长助理,分别协助院长负责学科科研与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12月和2013年7月学院通过校内竞聘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形式分别增补了一名副院长,从而结束了学院班子长期不健全的局面。1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始终秉承“思路超前、善于学习、敬业奉献、公正无私、大气包容”的工作思路,把“实现学院腾飞和为师生谋福祉”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好。学院认真落实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坚持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行政办公会议,每周均召开班子会,就重大事务的决策进行认真研究与民主协商,确保各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学院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干部师生的廉洁意识,三年来未发生一起违反党纪政纪的事件。(二)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不断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认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严格落实青年教师助教制,深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支平均年龄37岁,学历高、素质强、敢打仗的教师队伍已经成形。三年来学院共引进教授1人,博士3人;新晋升副教授5人;新毕业博士1人,新考取博士生1人,新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3人;新增硕士生导师4人,XX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XX省青年骨干教师1人。结合学院建设的实际情况,学院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法学院特色的师资建设道路——即“一人收获,全院分享”之路。三年来,学院共派出50批72人次参加国内外各类高层次的交第2页共24页流与培训,派出11人参加教育部精品课程在线培训,推荐张道许、李耀跃、万福良3人参加校外挂职锻炼,召开了10场外派教师交流汇报会,这既为教师个人创造条件开阔了眼界,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还同步提升了全院的业内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