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基础知识培培训训讲讲义义编制机构:惠州市进出口质量认证咨询培训中心编制人:廖镜雄编制日期:2004年7月28日目录章节页码1、ISO14000标准产生的背景1全球性环境问题1八大公害事件2ISO14000标准的产生3ISO14000系列标准3实施ISO14000的作用4部分企业实施ISO14001的经济效益4企业环境管理示意图52、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6ISO14001标准的实施前提6ISO14001标准的适用范围6ISO14001的几个重要定义6ISO14001条款理解74.1总要求74.2环境方针74.3规划(策划)74.4实施与运行94.5检查与纠正措施134.6管理评审133、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15环境因素识别15环境因素评价194、环保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21ISO14001与法律法规有关的条款21中国环境保护法体系21环境保护法律制度23水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5大气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7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29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30其他環境保護法律法規30ISO14001系列标准产生产背景ISO14001系列标准产生背景1.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序号名称现象起因影响1全球变暖气候学的记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本世纪八十年代全球平均气温比上个世纪下半叶升高约0.6度,有关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度大气层对地壳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造成地表从太阳(短波)辐射获得的热量相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外的热量相对少,使得地表温度得以维持,即温室效应。由于人类活动消耗大量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森林毁坏又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度上升,加剧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引起温度带北移,全球降水也将随之变化,使局部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综合考虑海水热胀等因素,全球升温1.5-4.5度,将导致海平面上长20-165cm,使沿海低地面临被淹没的威胁,并导致海水倒灌、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等后果惠州市进出口质量认证咨询培训中心1/32ISO14001系列标准产生产背景2臭氧层破坏1984年南极上空首次发现臭氧层破坏的现象,即“臭氧洞”。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洞有恶化趋势,不仅如此,北极上空也出现了臭氧减少的现象人类过多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CFCs)以及排放其它臭氧层损耗物质,破坏了臭氧层中氧原子、氧分子和臭氧之间的动态平衡,使该平衡向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导致臭氧减少、臭氧层破坏臭氧层中臭氧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纳米的紫外线对生物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就人类而言,受到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增加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病率3酸雨酸雨指PH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80年代以来酸雨发生的频率上升、危害加大,并扩展到世界范围。欧洲、北美和东亚是世界上酸雨危害严重的区域降水的酸度来自大气降水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它酸性物质的吸收,而形成降水不正常酸性的物质主要是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酸雨腐蚀材料,损害森林,破坏水生、陆生生态环境,并造成农作物减产惠州市进出口质量认证咨询培训中心2/32ISO14001系列标准产生产背景4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河流、湖泊或水量减少(如黄河断流)直至干涸,或受到严重污染,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淡水资源在地球上分布不均,而且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缺水,更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发展,集中用水量很大,超过当地供水能力,而又排放大量污染物破坏水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予盾淡水资源缺乏制约经济发展,限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降低生活福利与质量,每年导致10亿人患病,300万儿童因腹泻死亡,2亿人成为血吸虫病患者5生物多样性丧失目前物种消失的速度比人类出出以前的自灭绝速度要快50-100倍,比物种形成速度要快100万倍。从1975-2000年间,全世界物种损失将达50-100万种,其中大部分为植物和昆虫由于耕地活动和对薪柴、材料的需求,导致森林面积日益缩小,牧场退化、荒漠化,对动物的猎捕与毒杀,杀虫...